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柳州府志

柳州府志

四十卷首一卷,清王锦修,吴光升纂。王锦,字纲斋,顺天大兴(今北京大兴)人。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乾隆二十六年(1761)任广西右江道。吴光升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。乾隆六年(1741)举人,候选知县。旧志创修于明代象州吕希正,属草创。后牧伯谭成取各县志,汇加编辑,仅成底稿数册,因陋就简。废而不修又十余载,乾隆二十六年(1761),王锦抵任观察右江,展阅郡志,因思他郡皆有善本,独柳郡无成书,乃倡修郡志。博访旧闻,旁搜载籍,拾遗弥缺,黜伪订讹,补通志未及者。修志始于乾隆二十七年(1762),终于二十九年(1764)。《柳州府志》乾隆二十九年刻本,全志四十卷首一卷。卷首为:序、目录、凡例、图。正文分为:星野、地舆、沿革、山川、驿站、沟洫、田赋、积贮、盐法、户口、风俗、物产、城池、廨署、学校、坛庙、古迹、兵制、秩官、选举、名宦、乡贤、忠孝、节烈、迁谪、隐逸、瑶壮、艺文、纪事、杂志,共三十门。此志载录不仅详载柳州府,兼及辖领的州、县。所记府、州、县千秋不一,各显其本色,胜于泛泛而载,凡关于国计民生者无不志。柳州辖一州七县,素称边徼隩区,故山川、道里、关津、堡隘属柳州要害者,必条分缕析,使人一目了然。军制一类尤详。人物类有被贬此地唐代柳宗元、柳州剌史刘篑、柳州司周参军等名宦。艺文志则荟萃唐宋以莅柳的柳宗元、李纲、欧阳修、李商隐、范成大等有裨益于吏治民风者诗文颇多,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,是柳州开府后的第一部方志善本。不足之处是考核资料尚欠精详。有道光六年(1826)重刻本,民国二十年(1931)铅印本及1956年北京图书馆油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勾股形内容三事和较

    一卷。清伯启(生卒年不详)撰。伯启又名博启,字绘亭,满洲正白旗人。乾隆年官至钦天监副,他“幼入算学,酷好勾股,历经三十余年精通其义”,(自序)成为满族重要的数学家。《勾股形内容三事和较》撰于乾隆四十八

  • 旭华堂文集

    十四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《续编》一卷。清王奂曾(约1691年前后在世)撰。王奂曾字元亮,别字思显,号诚轩。太平(今山西临汾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康熙十五年(1676)进士,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。本编是其孙婿

  • 经说

    ① 一卷。清冉觐祖(详见《易经详说》)撰。此书或录其序或偶论一二条,似乎是偶抄成册,以质正于人,不是定本。觐祖平生以讲学自命,对汉唐诸儒恶之如仇,所以此书宗旨也以研求注疏为戒,深存门户之见。② 二卷。

  • 周易后天归图

    四卷。清黎由高撰。黎由高字鹏翥,通城人。此书专门阐明后天之易六十四卦反对之义,而一归之于图。一卷总论后天方位,见经之当归于图。二卷说乾坤为归经于图的纲领。三卷说反对为归经于图的门户。四卷摘录诸卦为归经

  • 都下赠僧诗

    一卷。明杨循吉(1458-1546)撰。杨循吉,字君谦,自号南峰山人。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成化二十年(1484)进士,授礼部主事。后乞病归。详见(《苏州府纂修识异》)。循吉好与僧人交往。明成化二十二年

  • 文子缵义

    见《通玄真经缵义》。

  • 戏鸿堂法书

    十六卷。明董其昌生平见《红绶轩帖》辑。该帖勒成于明万历三十一年(1604),初刻为木板,后改为石刻。董其昌为明代著名书家,对清代书坛有着重要影响,以至董氏书帖风行一时,该帖亦备受推崇。该帖所辑录古帖真

  • 三正考

    二卷。清吴鼐(详见《易象约言》)撰。此书为研究《春秋》历法所作。《春秋》一书所采用之历法,汉晋诸儒皆以为周正,至唐刘知几《史通》始提出用夏正之说。宋代大儒程颐因《论语》载有孔子“行夏之时”一语,遂提出

  • 监国鲁五年大统历

    明黄宗羲(1601-1695)撰。宗羲字太冲,号梨州,余姚人。康熙中举鸿博,荐修《明史》,均力辞。诏取所著书宣付史馆,史局大案,必咨之。卒年八十有六。著有《南雷文定》、宋元明儒学案等书数十种。学者称其

  • 王舍人诗集

    五卷。明王绂(1362-1416)撰。王绂一作芾,字孟端,江苏无锡人。别号友石生,又曰九龙山人,鳌叟,后以字行。洪武中,征至京师。寻坐累戍朔州(今山西朔县)十余年。永乐初,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。官至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