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毛诗订诂

毛诗订诂

八卷。附录二卷。清顾栋高(1679-1759)撰。栋高字震沧,一字复初,晚年治《春秋》,又自号左畲。无锡(今江苏无锡)人。康熙六年(1721年)进士,授内阁中书。乾隆十五年(1750),赐国子监司业、国子监祭酒等职,后以老辞归。生平究心经学,其穷经之功,以《春秋》为最,著有《春秋大事表》五十卷,《舆图》一卷,附录一卷,其治《春秋》,考证典核,引据博洽,议论精确。另著有《毛诗类释》二十一卷,《续编》三卷,《毛诗订诂》九卷,《尚书质疑》二卷、《陶人心语》五卷,以及《险要表》、《五礼表》等。《毛诗订诂》名曰“订诂”,订毛诗训诂传也。乾隆本序中说,毛诗因有郑玄注和孔颖达疏而为后世谈诗者遵为金科玉律,莫敢异议,直至北宋欧阳修、苏辙、王安石等互加校正,方有对毛诗敢说是非者。后朱熹又“独为集传”,“尽去小序,至使小序又废。”然毛郑之说亦有不妥处,朱熹之说亦有不当处,各家注疏亦有可取处,故虚心体验诗之本意,“非随人传会,亦不与人立异”,希望“针膏肓,砭废疾”,达到订正毛诗之目的。故此书虽以毛诗郑疏为底本,多遵毛郑,但亦取朱熹之说,于欧阳修、王柏、李光地等家之说,亦多采录,而于秦汉诸家之论,多不采录。因此后人有以为顾氏对秦汉之论有偏见者。有乾隆呈进本、光绪二十二年(1896年)吴门书局本、江苏书局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文僖公行述

    一卷。清王宗诚撰。宗诚安徽青阳人,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进士,官任礼部右侍郎。此书所记为其父王懿修事迹。懿修字勖嘉,号春甫,后更号为春敷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,卒谥文僖。书

  • 历国传

    四卷。北凉释法盛(生卒不详)撰。法盛,高昌国人,曾经游西域,遍历诸国。“能梵书,备诸国语”。所作《历国传》一书,有称为《法盛历诸国传》,约亡佚于唐宋之际。所记内容多为西域佛事。其卷题名《隋书经籍志》、

  • 悦亲楼诗集

    三十二卷。清祝德麟撰。祝德麟字止堂,号芷塘。浙江海宁(今嘉兴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进士,改庶吉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御史。其自童子时,出语已惊其长老,偶为诗辄似东坡凤翔以后之作。改

  • 覆瓿集

    七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明朱同(约1398前后在世)撰。朱同,字大同,白号紫阳山樵,又号朱陈村民,安徽休宁人。生卒年不详。翰林学士升之子,《明史》附见升传末。著有《覆瓿集》。是集末有范檩跋,称洪武中以人材

  • 演山集

    六十卷。宋黄裳(1044-1130)撰。黄裳,字冕仲,自号紫元翁,南平(今福建南平)人。元丰五年(1082)进士。政和间知福州。累迁端明殿学士。礼部尚书。时行“三舍法”,裳曾上书谓:“宜近不宜远,宜少

  • 弥勒上生经游意

    一卷。唐代释吉藏撰。吉藏生平事迹详见《华严经游意》辞条。《弥勒上生经游意》是对《弥勒上生经》的注疏。该《游意》共分十章。即第一序王,第二释名,第三辨理宗体,第四论因果,第五出世久远,第六成道真应,第七

  • 熊襄愍尺牍

    四卷。明熊廷弼(1569-1625)熊廷弼,字飞百。湖广江夏(今湖北武昌)人。万历进士。万历四十七年(1619),任辽东经略。当时后金(清)崛起,他招集流亡,整肃军令,训练部队,加强防务,在职年余,后

  • 尚书辨伪

    五卷。清唐焕撰。唐焕字石岭,湖南长沙人,诸生。唐焕认为《古文尚书》是伪书,所以命名其书为《尚书辨伪》。卷首有唐焕自序,其次是伏生《尚书》以及孔安国的伪《尚书本末》,再其次是伏生口授的孔圣删录真《尚书》

  • 春秋属辞比事记

    四卷。清毛奇龄(详见《仲氏易》)撰。毛氏认为“属辞”是“史文之散漶者宜合属也”,“比事”是“史官所载之事畔乱参错而当为之比以类也”。既反对汉儒所谓“属合辞令,比次战伐”之说,亦不赞成后儒所谓“辞有褒讥

  • 寒食

    二月江南花满枝,他乡寒食远堪悲。贫居往往无烟火,不独明朝为子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