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永州府志

永州府志

①二十四卷。清姜承基修,常在纂。姜承基,字慕庵,盖平人,曾任永州府知府。常在,道州人。永州之名,始于唐代。清康熙年间,姜承基任县令后,殷殷于察吏安民,征文考献,搜得旧志残简,与同郡属僚共相参订,三易寒暑,而成此志。《永州府志》康熙三十三年(1694)刻本。共二十四卷,分为:卷一,序、纂修姓氏、目录、凡例、提纲总论、图象、天文、分野志。卷二,舆地志。卷三,山川志。卷四,风俗志、食货志。卷五至卷六,建置志。卷七至卷九,秩官志。卷十至卷十一,田赋志。卷十二至卷十三,学宫志。卷十四至卷十五,选举志。卷十六,武备志、祀典志。卷十七至卷十八,循吏志。卷十九至卷二十,人物志。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,艺文志。卷二十三,古迹志、藩封志、陵墓志。卷二十四,灾祥志、外志。此书篇首提纲总论,汇叙纂辑之义例,兼条列其类目,次第井然,一展卷而了如指掌。其于全郡邑山川、民物、风景,所应图者,靡不详备,灿然可观。此志体例精审,搜采宏富,所为纪载,亦繁简得当,列周子世家于人物之首,附流寓于循吏之末,颇称允当。惟志建置后于风俗、食货,祀典后于武备,古迹、藩封、陵墓次于艺文,次序先后不无颠倒。然此属小疵,无伤大雅。综观全书,体例完备,谨严有法,文辞质实,已自堪传信。② 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吕恩湛等修,宗绩辰纂。吕恩湛,字丽堂,江苏沐阳人,曾任永州知府。宗绩辰,字涤楼,浙江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,候选内阁中书。《永州府志》道光八年(1828)刻本。此志图说中有全郡总图、府城图及各属总图及四境长图。附水道长图三,于湘、营、潇、冷诸水之源流靡不详尽。其探水道以《水经注》证之,足补旧志之缺。其《名胜志》举山川泉石,循旧迹疏其源委而条列之,且用范成大、康海之例,分隶古今名人题咏诗文,与相辉映,令读者如置身其间,悠然神往。又如建置、秩祀、学校,一仍旧体,但加损益,而其中念边隅典籍不全,存乐舞仪注以资考订,正旧志以华谭、臧荣绪、邓灿入祀乡贤之失。其于风俗,则以乡三礼为宗,凡岁时、气候、水利、农事、生计、土习,皆详叙之。复旁采土谚、山谣、俗书、巷述,并附瑶俗。志食货则统田赋、积贮,易旧志之分门,于阖郡物产,即一草一木之微,未尝或忽。更师靖州湘潭诸志之精意,为条贯以叙之,有数之不齐,必稽档册文卷,以求符合。凡此种种,绝非寻常肤泛浅陋之作可比。该书尚有同治六年(1867)重校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几社壬申文选

    二十卷。明徐凤彩等选。徐凤彩生卒年及事迹未详。本书前有杨肃序、徐凤彩序、陈子龙《几社壬申合稿凡例》。崇祯三年(1630)以后,杨廷枢中解元,张溥、吴伟业并经魁,所获售者,无不为社局之人。其后温体仁乃改

  • 三忠文选

    ① 十六卷。明胡接辉(生卒年不详)编。胡接辉字笃父,江西庐陵(今吉安)人。官监察御史。此书成于崇祯十年(1637)。选录宋胡铨、周必大、文天祥之文。曰三忠者,是因铨谥忠简、必大谥文忠、天祥谥忠烈之故。

  • 六礼疑辑

    三十三卷。(前集十五卷、后集十二卷、别集六卷。)未著明编者。本书选取冠、婚、丧、祭、乡饮酒、士相见等《仪礼》的六礼,综合诸家论述及朝鲜近俗,辨析疑难,以实用为目的撰成此书。书分前、后、别集。前集、后集

  • 新都县志

    ①十八卷首一卷,清张奉书纂修。张奉书,江苏人,曾任新都县知县。新都县旧无志,乾隆初陈铦肇修,然草创未及授梓。嘉庆年间亦曾纂修志书一部,然仓促盈帙,以应檄取,实可谓漏脱讹夺之作。张奉书任县令后,旁搜博采

  • 桐彝

    三卷。明方学渐撰。学渐字达卿,号本庵,桐城(今属安徽)人。生卒不详。因其子方大镇显贵,赠大理寺少卿。该书是记载其乡里中有忠孝义烈之行人的事迹的著作。只要是作者所见所闻的,概皆收入。人各立传。共收50人

  • 昭代名人尺牍

    二十四卷。清吴修辑。吴修字思亭,曾刻梁同书之书为《青霞馆帖》。此帖辑清初至乾隆、嘉庆时尺牍六百余家,计七百余通。自有刻尺牍者无有如此帖之美备,聚东南收藏家四十余人之秘笈,阅之十有余年,可谓广博,而当中

  • 启祯两朝剥复录

    六卷。明吴应箕撰。应箕字次尾,贵池(今属安徽)人,早年入复社,能古文词,踔厉风发。当时阮大铖因附逆案,潜居金陵,应箕集合南北名士大会桃叶渡,作《南都防乱公揭》以驱之。明亡被捕,不屈而死。著有《楼山堂集

  • 周礼军赋说

    四卷。清王鸣盛(1722-1793)撰。王氏另有《尚书后案》,已著录。王氏从经、史、子及其注疏中广为钩稽、征引言及周制军赋者,辑成此书。书凡四卷,卷一自总论《周礼》军赋,依次为总论王畿军制、六乡、廛里

  • 仪礼精义

    二册。清黄淦(详见《礼记精义》)撰。本书的前面有朱士林序及淦自序。士林序中说到:同年好友黄绮霞,切磋诸经,无不渊博贯通,除修订《五经精义》外,又涉及到《周礼》,这已经家喻户晓。又想到《仪礼》与《周礼》

  • 柳待制文集

    二十卷,《附录》一卷。元柳贯(1270-1342)撰。柳贯,字道传。浦江(今属浙江)人。累官至翰林待制、兼国史院编修官。世称柳待制。其文章原本经术,精湛闳肆,与黄溍齐名。早年著而不存其稿,年四十始集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