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汉上易集传

汉上易集传

十一卷。《卦图》三卷,《丛说》一卷。朱震(1072-1138)撰。朱震,字子发,两宋之际荆门军(今河北荆门)人。受业于上蔡先生谢良佐,为二程再传弟子,创汉上学派,学者称为汉上先生。经学深博,尤其精于《易》学。以程颐《伊川易传》为根本,融合邵雍、张载的《易》学理论,包容古今各家《易》说以成一家之言。提出先有象而后有数的观点,是宋代《易》学象数派的重要人物。历时十八年作成是书,但世人对之评价不一。概括说来,此书牵强处多,文辞杂乱,使读者茫然无措。有通志堂本。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《四库易学丛刊》收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忠烈编

    十卷。明孙堪、孙墀、孙陛同编。堪字志健,历官都督佥事。墀字仲泉,历官尚宝卿。陛字志高,嘉靖进士,累官礼部侍郎,南京礼部尚书,虽为严嵩门生,但终生不阿附严嵩。三人生卒均不详。皆为巡抚江西副都御史孙燧之子

  • 乐学轨范

    九卷。朝鲜成伣等撰。伣字磬叔,号慵斋,天顺进士,聪秀好学,为官清正。成宗时奉敕删定乐书,拜礼曹判书,著述颇多,《乐学轨范》为其中之一。此书前有作者自序,后有李廷龟跋,共分九卷:卷一为音调律吕诸图说,皆

  • 妙香斋诗文集

    二卷。清杨长年(1811-1894)撰。杨长年,字朴庵,江苏江宁(今南京)人。同治九年(1870)考中举人,时年已六十,部选武进县都谕,未赴任。同治十年(1871)参加会试,不第。返省主持上海敬业书院

  • 营山县志

    三十卷,清翁道均修,熊毓藩等纂。翁道均,曾任营山县知县。营山县有志始于康熙四十年(1701),为县令张玉麟所修。乾隆九年(1744)县令李溶、四十五年(1780)县令王绂疆先后续修。嘉庆十七年(181

  • 卜弥格传补正

    不分卷。法国人伯希和撰。伯希和为法国汉学家,1900年来华,在法使馆任职,1908年在我国甘肃敦煌盗窃珍贵文物约五千件,1945年死于巴黎。著有《敦煌千佛洞》、《马可·波罗游记校注》、《元朝秘史》等书

  • 粤雅堂丛书

    三编,三十集,二百零八种,一千二百八十九卷。清伍崇曜(1810——1863)辑。伍崇曜,原名元薇,商名绍荣,字紫垣,广东南海人。其父伍秉鉴于广东开办洋行,为广东富商,伍崇曜也曾经营怡和行。鸦片战争时曾

  • 一山文存

    十二卷。清章梫(约清末民国时在世)撰。章梫字一山,浙江海宁人。官左丞。著有《康熙政要》、《景庙实录》、《明遗民传》、《一山诗存》等。文存内容:卷一、卷二为经说,辑《先甲三日后甲三日》、《我之弗辟》等二

  • 八卦方位守传

    一卷。清茹敦和撰。此书系节录大传易有太极天一地二及天地定位各节,而以象数方位说之。其体例与《大衍守传》、《大衍一说》大致相同。作者以为五十五、四十五二图为八卦之所由生,即方位之所由定。认为宋儒所谓后天

  • 两曹旧事

    一卷。清魏元旷撰。魏元旷,光绪进士,用主事,分刑部学习。因此将部中的各方面情况汇为是书。(元旷另有《南宫旧事》一卷,已著录)分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山东、四川、山西、湖广、广东、广西、河南、陕西、云南、贵

  • 樊致虚诗集

    四卷。明樊良枢(约1619年前后在世)撰。樊良枢,字尚植,一号致虚,江西进贤人,生卒不详。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进士。官至浙江提学副使。著有《樊致虚诗集》。是集为良枢诗集,凡四卷:《匡山社集》一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