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汉魏石经残字校录

汉魏石经残字校录

(民国二十三年山东图书馆排印本)。屈万里撰。此书由山东图书馆所藏原石,以今隶传录而成。共一百二十五石。其中已见于上虞罗振玉集录的有十四石。此外皆三家集拓之本所未见。开封关葆谦《字谱》也未录。可与阿维越致的书相辅而行。只是此书无原石拓本,人们无以定其真假。此书所录者,鲁诗有《周南·卷耳》至《商颂·长发》及校记等,共四十石。《尚书》从《舜典·甘誓》至《秦誓》,共六石。《周易》有《比》、《小畜》及《杂卦》共二石。《仪礼》从《士昏礼》至《特牲馈食礼》共十二石。《春秋经》从桓公五年至昭公元年,共九石。《公羊传》从桓公十一年至宣公十五年,凡八石。《论语》有《先进》以下七石。还有不知经名的以及叙记二十六石。魏正始石经,品字式的二石;又有直行式的,计《尧典》三石,《禹贡》一石,《无逸》二石,疑不能定的七石。这一百余石中足以对订经有帮助的,如鲁诗《曹风·下泉》“浸彼苞稂”,石经“浸”作“寖”,与《经典释文》同。此石下连校记,故有“曹蜉”二字,屈氏即谓《蜉蝣》之诗,误。又《大雅·文王》“厥作裸将”,石经“裸”作“灌”,正是本义。又《仪礼·聘礼》“如享礼”,石经“享”作“亨”,与其他经同。“觐予一人嘉之”,石经“嘉”作“贺”,与郑注所引今文同。《春秋·昭公元年》“秦伯之弟鍼虎”,石经“鍼”作“葴”,与《集韵》所引同。又魏石经《尧典》“敬授民时”,今本“民”作“人”,这是由于唐时避讳所改。此外俱见罗振玉之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韵补正

    一卷。清顾炎武撰。顾氏生平见“日知录”。顾氏认为考古之功,实始于吴棫,其所著《韵补》,合者半,否者半,因取而注之。其自序称才老多学而识矣,然未能一以贯之,故一字而数叶,若是之纷纷也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云

  • 汾州府志

    ①十六卷。明王道一等纂修。王道一,山东黄县人,万历二十三年(1595)进士,三十六年(1608)任汾州知府。此本为创修。《汾州府志》万历三十七年(1609)刻本。全书十六卷,卷一图考;卷二地理类:疆域

  • 薛氏医案二十四种

    见《薛氏医案》。

  • 礼记体注

    四卷。又名《礼记大全合参》。曹士玮(生卒不详)撰。士玮字庭玉,浙江钱塘人,清代学者。此书徐旦等参订,刻本《总目》一页有曰“漱芳轩合纂《礼记体注》,苕溪范翔参订”。书首有徐旦《序》云,“近日《礼》经杂出

  • 太平府志

    五十卷,清甘汝来纂修。甘汝来(?-1739),字耕道,江西奉新人,康熙二十五年(1686)进士。以教习授知县。雍正间,任吏部主事、广西太平府知府、广西巡抚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。乾隆初,任兵部尚书、吏部尚

  • 关中书院讲义

    不分卷。清孙景烈撰。孙景烈字孟阳,号酉峰,陕西武功县(今陕西武功)人。官翰林院检讨。景烈主讲关中书院凡三,因此其讲义独关中为多。景烈倡关学,全在四书;翼朱子,全在集注;一生精力,又全在《关中书院讲义》

  • 保昌县志

    十四卷,清陈志仪纂修。陈志仪(参见《顺德县志》),乾隆十八年(1753)县令。旧志例修于康熙二十五年(1686),县令张进贤,析郡志为县志。六十一年(1722)县令续修,增补职官选举。乾隆十八(175

  • 玉池老人自述

    一卷。清郭嵩涛(1818-1891)撰。嵩涛字筠仙,号玉池老人,湖南湘阴人,道光二十七年(1847)进士,官至广东巡抚。光绪年间任出使英法大臣,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。著有《养知书屋遗集》、《史记札记》

  • 尚书注疏

    见《尚书正义》。

  • 顾子义训

    一卷。晋顾夷撰,其生卒年不详。清马国翰辑。顾夷字里未详,为扬州主簿。旋退居穷处,为隐逸之士。侯康《三国艺文志补》,不能辨顾子《新言》与顾子《义训》为二书。考《隋书·经籍志》顾子《新语》十二卷。吴太常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