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江西通志

江西通志

①三十七卷,明林庭修,周广纂。林庭,字利瞻,福建闽县(今福州闽侯县)人,弘治十二年(1499)进士,授兵部主事,升郎中。后任苏州知府,云南参政,嘉靖二年(1523),任江西布政司右参政,三年升湖广右布政使,官至工部尚书,卒谥康懿。周广,字充之,江苏昆山人,弘治年间进士,官至南京刑部右侍郎。《江西通志》嘉靖四年(1525)刻本。全书三十七卷,分为:卷一至卷三藩省志,卷四至卷三十七诸府志。藩省志载十二门,诸府志记二十七门,遍及江西之建置沿革、郡名、山川、形胜、风俗、城池、户口、田赋、土产、藩封、恤典、兵政、公署、学校、书院、宫室、关梁、驿邮、祠庙、坛壝、祥异、陵墓、古迹、秩官、名宦、流寓、科目、人物、列女、奸宄等。此志文简事核,厘然有序。其可称之处有二,一是仿史立奸臣、酷吏列传,破方志隐恶扬善之惯例,在方志中创奸宄一门,载一方之大恶,以垂永戒;二不设艺文志,而将有关“制度政教者”,分注各有关内容于其下,以便稽考。② 一百六十二卷,首三卷,清谢旻等修,陶成、恽鹤生纂。谢旻,雍正七年(1729)官江西巡抚、右副都御史,奉诏纂修,乃与原任检讨官陶成等开局编辑。陶成,字企夫,号存轩,江西南城人。康熙四十八年(1709)进士,官检讨,旋致仕。受聘主持豫章书院。著述多种,有《皇极数钞》、《讲习录》等。此志以旧志为蓝本,广搜专访,订舛正讹,雍正十年(1732)修成刊刻。全书一百六十二卷,首三卷。卷一星野;卷二至卷三沿革;卷四形胜;卷五至卷六城池(疆域);卷七至卷十三山川;卷十四至卷十六水利;卷十七至卷十八学校(贡院);卷十九至卷二十公署;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书院;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五田赋(户口);卷二十六风俗;卷二十七土产;卷二十八兵卫(漕运);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三武事;卷三十四关津(桥渡);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驿盐;卷三十八至卷四十二古迹;卷四十三至卷四十五封爵;卷四十六至卷四十八秩官;卷四十九至卷五十六选举;卷五十七至卷六十五宦官;卷六十六至卷九十四人物;卷九十五至卷九十六寓贤;卷九十七至卷一〇二烈女;卷一〇三至卷一〇五仙释;卷一〇六方技;卷一〇七祥异;卷一〇八至卷一〇九祠庙;卷一一〇丘墓;卷一一至卷一一三寺观;卷一一四至卷一五八艺文(诏敕、表笺、札子、奏疏、状议、碑碣、墓记、序、书启、论辩、说、考、疏、引、传赞、颂铭、题跋、志书、事记、略文、青词、教系、讲义、语录、文牒、牌檄、告约、辞赋、诗等细目);卷一五九至卷一六二杂志。卷首三卷,有图二十二幅及上谕。此志规模仿照康熙未年白潢《江西志》,而略加厘订,体例简明,文简事核,井然有序,记述宏富。为地方志中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考

    二卷。清李荣陛撰。荣陛字奠基,号厚冈,江西万载人,乾隆进士,官至知县。其著有《尚书考》、《尚书篇第》、《四书解细论》、《地理考》、《厚冈文集诗集》及易学著作《易考》、《易续考》、《周易篇第》等。《易考

  • 韩诗外传疏证

    十卷。清陈士珂撰。陈士珂字琢轩,湖北蕲水(今湖北浠水)人,乾隆丁酉(1777)举人。该书以《韩诗外传》为纲,取诸书互见者备录于左,相互印证。所录诸书,经部有《尚书大传》、《春秋左氏传》、《春秋公羊传》

  • 黄州府志

    ①九卷,清苏良嗣修,奚禄诒纂。苏良嗣,辽阳州(今辽阳市)人,荫生,官黄州知府。奚禄诒,字克生,黄州人,进士,官常州府同知。府志明弘治十三年(1500),郡守卢希哲修,万历三年(1757)郡守潘允哲修。

  • 黔诗纪略

    三十三卷。清黎兆勋采诗、莫友芝辑。黎兆勋,字伯庸(一作伯容),贵州遵义(今遵义市)人,生卒年不详,约道光、咸丰间人。其他事迹均不详。清代云南、贵州地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民族矛盾尖锐,为此,黎氏决定收辑

  • 艺海一勺

    二十三种,二十三卷。民国王謇、赵诒琛等编。二十三种为《古玉图考补正》、《论画十则》、《论书十则》、《画山水诀》、《画谭》、《玉尺楼画说》上下卷、《寒松阁题跋》、《印母》、《周公谨印说删》、《今文房四谱

  • 周秦名字解故

    二卷。清王夫之撰。王夫之生平见“诗经稗疏”。是书解说周秦人名字相承之义训,多取古音相近之字考其义类。定以五体:同训、对文、连类、指实、辨物。测以六例:通作、互注、辨讹、比例、合声、双声。训诂列于上卷,

  • 唐愚士诗

    二卷。附《会稽怀古诗》一卷。明唐之淳(1350-1401)撰。唐之淳,字愚士,亦以字行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唐之淳是唐肃之子。建文初(1399年),诏词臣修《鉴戒录》。方孝儒荐之,授翰林院侍读,与方

  • 秦书八体原委

    二卷。近人华学涑辑。参见《秦书集存》。是书旨在考察秦书八体即大篆、小篆、刻符、虫书、摹印、署书、殳书和隶书发展演变的始末。八体之中,只有小篆和隶书留存而应用,而大篆(即籀文)、刻符、虫书、摹印、署书、

  • 海天居诗集

    四卷。《待轩诗集》一卷。清王绍周撰,王绍周,字复先,山东安丘人,生卒年不详。隐居不仕,喜为宋儒之学。此集凡四卷。首有王心谦、王在宣二序,及其小传,分体以四言、五言古、七言古、五言律、七言律、五言长律、

  • 温病条辨

    六卷。清吴瑭(1758-1836)撰。吴瑭字鞠通,仪征(今江苏淮阴)人。年青时习儒,十九岁时因父亲病故,哀痛欲绝,发愤攻医。四年后,其侄又病温,遍请时医治治疗不效。吴瑭因当时初学医术,对温病亦不得要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