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江陵志余

江陵志余

十卷,清孔自来纂。孔自来,即朱俪钿,字伯靡,明辽藩宗人,自称句曲山人。江陵,荆州首邑,向无县志,仅将一县之事附见于府志。顺治间,孔自来于兵燹之后,据其遗书,补郡乘缺漏,采辑成书。《江陵志余》顺治七年(1650)刻本。共十卷,分总志、志陵陆、志水泉、志古迹、志宫室、志精蓝、志琳宫、志礼祀、志坟墓、志时俗。此书不名志而名志余。其凡例称:志称余,非关吏治,凡钱粮户口,官制贤书,里社课程,姑置不书。不涉及灾祥杂志,此编义取宏博,事维雅驯,一切荒诞不经,如土舟、石穴、黄牛坟之类,在所不录,无物产的,以产地所出,皆详郡志。无人物的,别为《江陵先贤传》十卷,并行于时。此志承万历二十二年(1594)府志之后,其意如张文规《吴兴杂录》、姜屿《明越风物略》,于正史之外,拾遗补缺。此书稽诸郡乘十分之三,摭自他志约十分之七,且引据赅博,考核精详。首仿至正《金陵新志》例。备列引据书目百余种,征引必载出处,用张鸣凤桂胜诸书例。诗文各归本条,用沈休文《宋书·符瑞志》例。孔自来以明宗室,改姓易名,著作甚丰,所著《东湾草堂》二十八种,此书仅其一目,故其搜逸罗僻,或正史所逸而出于稗官,或时人所忽而传于故志,或楚纪郡乘不载而偏徵于奇书秘笈,用心良苦。此书乃孔自来补亡救弊之作,以存一县文献于万一。《宣统通志外编》称此书不及人物,不得称完书。此志尚有道光四年(1824)增刻本、道光二十九年(1849)刻本和光绪间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乐经内编

    二十卷。清张宣猷撰。张宣猷身世不详。他杂采各经书中言乐之文,排纂成此书,无所考正。其自序称采诸史者为外编,但外编不见于世,大约此书没有编完。是书于《四库全书》存目。

  • 艺术丛书

    四十五种。不知编辑者姓氏。该书分五类,其中书学五种(有宋陈思《御览书苑菁华》二十卷、清包世臣《艺舟双楫》六卷等)、画学十八种(如清释道济《苦瓜和尚画语录》一卷、清郑燮《板桥题画》一卷、清金农《心农题画

  • 南华真经

    见《庄子》。

  • 竹书纪年

    二卷 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,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,亦称《汲冢纪年》。案《晋书·束晳传》,晋太康二年(281),汲县人发魏襄王墓,得古书七十五篇,其中有《纪年》十三篇,今世所行题沈约注,亦与隋志相符。顾

  • 礼记异文笺

    一卷。清俞樾(详见《礼记郑读考》)撰。俞樾在自序中言明著作此书之意图及原因:“《仪礼》之有古今文也,胡氏承珙为作《仪礼古今文疏义》,《周礼》之有故书也,徐氏养源为作《周礼故书考》,辨别异同,有功经学。

  • 论语论略

    一卷。清张恩蔚撰。恩蔚字冰王,慈元人。著有《大学阐要》、《中庸阐要》。其盛赞《论语》,称孔子为天生至圣,开万世学人之宗。之所以后人徒托空言,未能使孔子之思想实用,是因为后世诸家因私意曲解其学,各自把持

  • 毛诗异同评

    ① 一卷。晋孙毓撰,清王谟辑。据陆德明《经典释文·序录》云,孙毓,字休明,北海(今山东潍坊一带)人,晋豫州刺史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晋长沙太守孙毓撰《毛诗异同评》十卷。《经义考》曰,《隋志》别集类有晋

  • 圃珖岩馆诗钞

    四卷。清蒋超伯著。蒋超伯,字及籍贯、生卒年均不详。据序称,蒋氏于同治七年(1868)赴广东,不幸染疾。是集即为蒋氏在其养身治病之闲暇所作。因其寝榻寓处为圃珖岩馆,故名之。蒋氏认为“诗律贵细”,并以此贯

  • 读书记

    一卷。隋王劭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清马国翰辑。王劭字君懋,太原晋阳人,为齐太子舍人。入隋,官至秘书少监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唐书·艺文志》,儒家,皆著其《读书记》三十卷。《隋书传》谓,劭撰《隋书》八十卷,

  • 永安县志

    十卷,清陈廷枢修,黄豹纂。陈廷枢,浙江归安人,进士,顺治七年(1650)任永安县知县。黄豹,莆田人,儒学教谕。明嘉靖间李杏撰成志稿一部。万历二十年,邑令苏民望就李氏稿重加纂辑。又六十年,陈廷枢来知县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