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洛阳伽蓝记集证

洛阳伽蓝记集证

一卷。清吴若准撰。吴若准,字次平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道光十一年(1831)举人,二十一年(1841)进士。曾任太仆寺卿、江西学政。杨街之《洛阳伽蓝记》原自有注。《四库总目提要》疑其注刊落已久。顾广圻(1770-1839),字千里,号涧,又号思适居士,江苏元和(今吴县)人。少好读书,不事科举。读惠栋遗书,于经、史、训诂、天算、舆地,无不贯通。尤长于校勘、目录文学。清代校勘学家。其推论杨街之原书,以大小字加以区别,其后一概连写。仿谢山治水经之例,改定一本,事未成身卒。以此托朱紫贵。吴若准由朱紫贵处闻顾广圻之说,余暇流览杨衒之原书后,意存复古,重为分析。依据如隐堂本,参考何氏、毛氏本,又广及《御览广记》、《法苑珠林》。所引只字片言,皆重加比较,疑问讹句,论断独伸,皆条举条凿,成集证一卷,绘图一篇,列诸书上端。书成于道光十三年(1833),十四年(1834)刊刻。杨街之原书,仅大伽蓝,此书以寺为经,各加标举,提行顶写。寺外诸事皆归入子注,另低一格。展卷一览,本文子注,了如指掌。《伽蓝记》五卷,皆以此法厘正,卷末附集证一卷,除依别本校正文句外,兼取《水经注》、《魏书》、《御览广记》、《法苑珠林》,采其有关者为集证。《洛阳伽蓝记》沉霾千年,明代诸刊本注蝉联,文句讹误,年久已成难读之书。此书始辟荆榛,吴若准始创,以寺为经,其余入子注。故此书本文寥寥不过数千言,而子注数量,超过本文二十倍。该书收入《四部备要》、《古书丛刊》第二辑丙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衍索引

    三卷。宋末元初丁易东(详见《周易象义》)撰。本书专门研究大衍之数,论述五十及四十九变化之理。全书分三篇:一曰《原衍》,自“大衍之数五十,其用四十有九”以下,为图三十六以解之;二曰《翼衍》,自五十五数衍

  • 檀园集

    十二卷。明李流芳(1575-1629)撰。李流芳,字长蘅,又字茂宰,号香海,又号泡庵,晚称慎娱居士,嘉定(今四川乐山)人。万历三十四年(1606年)中举人,三赴会试均不第,筑檀园读书其中。工诗善书,尤

  • 北宋椠春秋公羊疏残本校勘记

    一卷。刘承干(1881-1963)撰。承干字贞一,号翰怡,别署求恕居士,浙江上虞人,迁居上海。喜校刻古书,刊有《嘉业堂丛书》、《吴兴丛书》、《求恕斋丛书》、《留余草堂丛书》、《希古楼金石丛书》等,编有

  • 三华集

    ① 十八卷。明钱子正、钱子义、钱仲益合刻。钱子正、钱子义兄弟无锡(今江苏无锡市)人,皆工诗,子正有《绿苔轩集》六卷;子义有《种菊庵集》四卷。钱仲益是子正之从子,名永升,以字行。有《锦树集》八卷。三人之

  • 天中记

    六十卷。明陈耀文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耀文字晦伯,确山(今属河南)人。明嘉清年间进士,官至按察司副使。知识博洽,学治有据。著有《经典稽疑》、《学林正就》等。陈耀文家居近天中山,所撰故名曰:《天中记》。世

  • 天启宫词

    一卷。明蒋之翘撰。蒋之翘字楚稚,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生卒年未详。明末为避盗而隐居乡下。其家贫,然而好藏书。尝辑《晋书删补》一百卷、《槜李诗乘》四十卷。本书乃之翘搜辑明天启一代逸事,谱诸声律者。幽凄哀

  • 卯洞集

    四卷。明徐珊(约1544年前后在世)撰。徐珊,号三溪,浙江余姚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官湖南辰州府(今黔阳)同知。著有《卯洞集》。是集凡四卷。卯洞在盘顺中里,介于楚、蜀之间。嘉靖间,徐珊用庙工采木于此处。故积

  • 志雅堂杂钞

    一卷。南宋周密(1232-1298)撰。周密字公谨,号草窗、苹洲、四水潜夫、弁阳老人等,济南(今属山东)人。生平事迹详见《齐东野语》。此书分为九类,其文与所作《云烟过眼录》、《癸辛杂识》等书大同小异,

  • 霞外杂俎

    一卷。旧本题铁脚道人(生平事迹均不详)撰。此书前有敖英序,称嘉靖丁酉年(1537)泊舟空舲滩,遇仙翁所授此书。书中所言,皆为养生之术,旨在阐述黄老恬静之理。书后有敖英跋文,称铁脚道人姓杜氏,名巽才,魏

  • 王制集说

    不分卷。清廖平(详见《分撰两戴记章句凡例》)撰。廖平持今文家之说,认为《王制》乃孔子制作。孔子弟子论其制度而成《王制》一书。今学礼应以《王制》为主,六经皆素王所传,此正宗也。至于古学则以《周礼》为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