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瘗鹤铭考

瘗鹤铭考

①不分卷。明顾元庆撰。顾元庆,详见《云林遗事》条。《瘗鹤铭》为著名的摩崖刻石,华阳真逸撰,上皇山樵正书。其时代和书者,前人历来辨说纷纭,有以为晋王羲之,有以为梁陶宏景,有以为隋人,也有以为唐王瓒、顾况,但均无确据。碑文残缺,字势雄强秀逸,历来评价甚高。原刻在江苏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,宋以后被雷击崩落长江中,至清康熙五十二年(1713)由陈鹏年募工移置山上,后砌入定慧寺壁间,今残石尚存。顾元庆此书,也是对《瘗鹤铭》的考辨。全书不分卷。顾是都穆的学生,此书所录的铭词跋语,都是从都穆处得之。按都穆自己说,铭文残缺,“可读者仅二十字,因拓以归”。此书说是录其全文,不知何据?宋人黄伯思《东观余论》、董《广川书跋》、元人陶宗仪《辍耕录》,所载虽有异同,但都非首尾完具之本。清张招作《瘗鹤铭辨》,仅于黄、董之外,复得8字。陈鹏年出石于江,证据更确,都穆、顾元庆不可能录得全文。至于书中所列诸家之说,纷纭纠结,至今也不能断其是非。传本入“四库存目”。② 一卷。清汪士鋐撰。汪士鋐,字文升,长洲(今属江苏省)人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)进士,官至右春坊右中允。“瘗鹤铭”在镇江焦山下,因雷震堕入长江,其石破碎不全,故字多残缺,传本往往不同。自宋欧阳修《集古录》以后,著书者数十家,彼此评驳,论说纷云。康熙年间张弨亲拓其石得69字。后46年,陈鹏年守镇江,乃募工出石于江中,陷之焦山亭壁间,其石分而为五,所存77字,不全9字。其无字处,以空石补之。按其辞义,补缀联合,益为完善。汪士鋐备采前人之论,并引张弨考辨而折衷之,以陈鹏年所出石本为图,列其卷首。搜集诸家考证颇为详尽,较张弨书也更详。传本入“四库存目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

    四十卷。徐兢撰。徐兢(1091-1153)。字明叔,号自信居士。建州瓯宁(今福建)人。宋宣和六年(1124),以国信使提辖官,奉使高丽。在高丽月余,就其见闻著成《宣和奉使高丽图经》四十卷。归朝后呈于上

  • 参同契

    见《周易参同契》。

  • 铁庄集

    十一卷。清陆楣(1649-1720)撰。陆楣,原名子任,字紫宸,号铁庄,江苏无锡人,世代躬耕,家贫力学,无师承授受,读书于鸡栖猪栏之旁,后以文见知于朱孝廉,遂名动公卿间。楣终生不仕,不以时文为业,而时

  • 汉阳府志

    ①十卷。明刘汝松等修,朱衣纂。朱衣,字子宜,汉阳人,明正德十五年(1520)进士,官江南道监察御史。文渊阁书目新志收有《汉阳府志》在永乐间修。宣德间知府王静曾修辑,其书不传。嘉靖二十五年(1546),

  • 诗宿

    二十八卷。明刘一相编。刘一相字维衡,长山(今辽宁长海)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五年(1577)进士。官至陕西布政使。是编采周、秦、汉、魏、六朝、三唐之诗,区别差次,为部二十八,子目一百五十四。陈、隋以上诗体

  • 别本东里文集

    二十五卷。明杨士奇(1365-1444)撰。士奇,初名寓,以字行,号东里,泰和(今属江西)人。建文初,以荐入翰林,累官至华盖殿大学士,历仕太宗、仁宗、宣宗、莫宗四朝,赠太师,谥文贞。著有《东里全集》、

  • 影北宋二体石经宋拓残本

    (癸亥夏上虞罗氏影印本)罗振玉辑。计宋拓汴学石经《周易》残字八行,内容为升卦九二至九三的爻辞及象辞。《尚书》五十九行,内容为《武成》、《洪范》之文。《诗经·小明》十六行。《礼记》之《檀弓》、《月令》、

  • 陶靖节年谱

    ①一卷。宋吴仁杰撰。仁杰字斗南,洛阳人。淳熙进士,历罗田令、国子学。录有《古周易》、《洪范辨图》、《汉书刊误补遗》等书。此谱考证多有精当之处。如陶诗《示庞主簿邓冶中》中“始室丧其偏”句,据《礼》“三十

  • 公羊礼说

    一卷。清凌曙撰。该书对《公羊传》中的一些典礼进行了解说,大体上本于何休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,对一些他认为不当的说法进行了驳正,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有嘉庆二十四年(1819)江都凌氏蜚云阁刊本(收入《凌氏

  • 世说新书

    见《世说新语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