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白云草堂文钞

白云草堂文钞

七卷。清吕星垣(详见《白云草堂诗钞》)撰。该集包括论一卷,序一卷,书一卷,记一卷,传一卷,墓表碑铭行状一卷,文跋考辨议说铭一卷。前面有洪亮吉作序,称“其文则不名一体,其上者则敬通问交士衡辨亡也,其次则皇甫持正之寺碑,孙可之之书壁也……”。意思是说其为文讲求地理山川,武备监法,民俗吏弊,各有独到之处。集中每篇之后,附刻有名家评语。童钰认为星垣文有柳河东之精诣;孙星衍认为其文直追先秦。《吴孺人传》中赵怀玉认为星垣状难写之情,有无往不收之妙。该文钞有嘉庆癸亥(1803年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堂漫笔摘钞

    见《玉堂漫笔》

  • 黄山志

    二卷。清张佩芳撰。张佩芳,字荪圃,山西平定人。黄山在安徽县西北,与太平县接界。《黄山志》乾隆三十五年刻本,共二卷。上卷首形胜、次寺观、次物产。下卷游记,载诸家游记,皆作者自记足迹所及。其考黄山旧称黟山

  • 纲目分注补遗

    四卷。清芮长恤撰。长恤字蒿子,原名城,字严尹。溧阳(今属江苏)人。前明诸生。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朱熹《通鉴纲目》包括正纲和分注。因为系出自朱子,故其间舛漏,世皆牵强解释。长恤考其本源,知分注非出于朱子之

  • 周易本义述蕴

    四卷。清朝姜兆锡撰。姜兆锡字上均,丹阳人。康熙二十九年(1690)举人。乾隆初年被推荐充任三礼馆纂修官。该书取名“述蕴”是因为取《通书》“圣人之精画卦以示,圣人之蕴因卦以发”之义。其大旨则严格遵守朱子

  • 九代乐章

    二十三卷。明刘濂(生卒年不详)编。刘濂字浚伯。南宫(今属河北)人。正德十六年(1521)进士。本书取自汉迄唐九代之诗,分门编次。所选以音声为主,分风、雅、颂为三;每代又别里巷、儒林两类。自谓三百篇后不

  • 朱子钞释

    二卷。明吕楠(见《泾野子内篇》)撰。此书为嘉靖十五年(1536)吕楠任国子监祭酒时所辑。宋儒之中,以朱熹的著述最为丰富,流传最多。其时诸弟子所述者,有《池录》、《饶录》、《饶续录》诸刊。南宋黎靖德刊除

  • 御制人臣儆心录

    一卷。清顺治十二年(1655)世祖章皇帝撰。世祖以勋臣谭泰、石汉、大学士陈名夏等先后以骄怙伏法,乃推论古今之奸臣恶迹,以训诫群臣,俾其知炯鉴,故撰成本书。全书共八篇,即《植党》、《好名》、《营私》、《

  • 九峰志

    四卷。清陈祚康、魏杰撰。陈祚康,字黼平,福建侯官(今属福州)人。魏杰,字拙夫,福建侯官(今属福州)人。《九峰志》同治六年(1867)刻本,共四卷。分为四门。一形胜,二寺院,三碑铭,四艺文。其谓九峰山日

  • 九经图

    清杨魁植(生卒年不详)撰,其子文源(详见《根黄集》)增订。魁植字辉斗,长泰(今福建漳州)人。此书包括信州学官石刻《六经图》(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周礼》),再把《春秋》按三传分而为三,加

  • 近言

    一卷。明顾璘(1476-1545)撰。顾璘字华玉,号东桥居士,苏州(今属江苏)人,寓居南京。弘治进士,授广平知县,官至南京刑部尚书。少负才名,与陈沂、王韦号“金陵三俊”。后宝应朱应登继起,时称“四大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