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白雪斋选订乐府吴骚合编

白雪斋选订乐府吴骚合编

四卷。明张楚叔(生卒年不详)、张旭初(生卒年不详)编选。张楚叔,名琦,号白雪斋主人,又号骚隐居士,武林(今浙江省杭州市)人。张旭初为张楚叔之从弟,号半岭道人,又号岭樵。张楚叔藏书丰富,精通词曲,撰有《南九宫订谱》,今已不传。《白雪斋选订乐府吴骚合编》,系合选删补《吴骚一集》、《吴骚二集》、《吴骚三集》而成。起初,张楚叔选录当时以昆腔演唱的南曲,刊行于万历四十二年(1614),广为流行,于是又编选刻印了二集、三集。所以名之为“吴骚”,是欲以昆曲上承楚骚,意在抬高昆曲之地位和身价。后来,张楚叔又和张旭初在这三部散曲作品选集中精细选择,删除泛滥,近补新声,成《白雪斋选订乐府吴骚合编》。这部散曲选集,共收套数二百多篇,小令四十多首,除十一套北曲外,其余均为南曲。入选者多为梁辰鱼、陈铎、王骥德、沈璟、沈仕等名家作品。入选标准,反映了明代散曲崇尚音律,流于浮艳的风气,内容多为幽期欢会、伤离惜别等。《白雪斋选订乐府》注意辨订牌调,校正板式,佳于一般选本。所选作品按宫调排列为序,曲文分别正衬。曲后多录有冯梦龙、凌蒙初、沈自晋以及编选者自己的评语。卷首有张楚叔撰写的曲论一篇,分“填词训”、“作家偶评”、“曲谱辩”、“情痴寤言”四部分,后人名之为《衡曲麈谭》,论曲颇有见地,每为人所称引。此书并附有精美插图多幅。有崇祯十年(1637)刻本,《四部丛刊》续集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余冬序录

    一名《燕泉何先生余冬序录》,六十五卷。明何孟春(详见《文简疏议》条)撰。此书体例近似王充的《论衡》。共六十五卷,分内、外二篇,内篇二十五卷,一至五卷多论君道,六至二十五卷多论古今人品。外篇三十五卷及又

  • 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

    六卷。唐代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四分律合注戒本》辞条。《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》一书,古作三卷,金陵刻经处刻本开为六卷,是道宣于麟德元年(664)六月在长安南郊清官乡净业精舍集成。全书共分三章。第

  • 读易韵考

    七卷。明张献翼撰。献翼字幼举,一字幼于,号百花山人;后更名敉。昆山(今江苏昆山县)人。嘉靖中国子监生,曾为官,后弃官专攻《易》学。尚著《周易纪闻》、《学易标闻》等。此书取《周易》之王肃、李轨、徐邈音注

  • 于湖词

    三卷。宋张孝祥(1132-1169)撰。张孝祥字安国,历阳乌江(今属安徽和县)人。其生平详见《于湖集》(辞目)。此书又名《于湖先生长短句》、《于湖居士乐府》。宋史《艺文志》载其词一卷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

  • 江苏各县志摘钞

    四册。佚名。明崇祯初年抄本。是册不著编者,所录皆明万历以前南直隶各邑志。首册所录为上元县志版籍、田赋各条,后三册所录为各邑田赋、水利及有关减轻徭治水之条议。明代江苏各志存者寥若晨星,此册虽非全书,然此

  • 御定孝经衍义

    一百卷。清爱新觉罗·福临(见《御注孝经》)和爱新觉罗·玄烨(见《日讲易经解义》)等御定。是书为顺治十三年(1656)奉敕所修,至康熙二十一年(1682)告成。圣祖亲为鉴定,并为之作序,然后颁行。是书体

  • 一字题赋

    见《事类赋》。

  • 孝经述

    ① 一卷。清贺长龄(详见《孝经辑注》)辑注。傅寿彤述。傅寿彤字青余,贵州贵筑(今贵州贵阳)人,官河南道员,系贺长龄门下士。是书章段依明代黄道周更定本。贺长龄巡抚贵州时得黄道周定本为之辑注,刊版行世。傅

  • 海珠小志

    五卷。明李韡撰。李韡,番禹(今属广东)人,生卒不详。万历(1573~1619)中官至武定府知府,是宋代龙图阁待制、吏部侍郎李昴英的后代。在广州城外的珠江之中有一块大石,叫海珠石,当初李昴英常在此地读书

  • 偏旁溯原

    二卷。清吴锦章(生卒年不详)撰。锦章兴山(今属湖北)人,尝宦于湖南。是书专论隶书之变,谓今之楷古之隶也。体从篆变,而改易增减,以求美观。故偏旁多失六书之义,如“火”字在下改为四点,而“鳥”、“焉”、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