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记精义

礼记精义

六卷。清黄淦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淦,浙江钱塘(今钱塘县)人。乾隆四十五年(1780)举人。一生致力于学问,尤通经学,著《周易精义》四卷首一卷,《书经精义》四卷首一卷末一卷,《诗经精义》四卷首一卷末一卷,《周礼精义》六卷首一卷,《仪礼精义》不分卷补编一卷,《礼记精义》六卷首一卷末一卷,《春秋精义》四卷首一卷。共辑成《七经精义》一书。《礼记附记》一书卷首有黄淦自序,言“余读小戴记,自封建学校井田,以及周旋裼袭,巨细毕该。特遭秦火后,汉儒网罗放失,各据见闻,间有附会。自郑康成、皇侃、熊安生、孔颖达、陈祥道、陈澔诸儒,以经证经,授引辨驳,博雅渊通,率多合乎准绳。兼有裨于举业。予采择其精言外,更旁及诸书,汇成此编,以质当世之说礼者云云。”(末题嘉庆八年(1803)仲秋望日武林黄淦纬文民自序)黄淦于序中言明创作动因及宗旨。《礼记精义》六卷,卷一为《曲礼》、《檀弓》。卷二为《王制》。卷三为《月令》、《曾子问》、《文王世子》、《礼运》、《礼器》。卷四为《郊特牲》、《内则》、《玉藻》、《明堂位》、《丧服小记》。卷五为《大传》、《少仪》、《学记》、《乐记》、《杂记》、《丧大记》、《祭法》。卷六为《祭仪》、《祭统》、《经解》、《哀公问》、《仲尼燕居》、《孔子闲居》、《坛记》、《表记》、《缁衣》、《深衣》、《投壶》、《儒行》、《冠仪》、《昏仪》、《乡饮酒义》、《射义》、《燕义》、《聘义》、《丧服四制》。黄淦乃为举业而作是书,故篇中缺《奔丧》、《问丧》、《服问》、《间传》、《三年问》诸篇。其体例与诸篇编本不同,卷首有总论,正文不录经文,只录汉以后诸儒注疏。黄氏作此书时,清儒为《礼记》作注的注释本,多未刊行,故清代只录江慎修,任启运说解。是书创作,意在网罗旧注,采辑佐证,冀于经义,有所阐发,以利攻举业之用。故于形声训诂,亦少考求,各物象数,多从其略,侧重于阐明义理,赞助词华,尚无宋人疑经抵经之弊。如《缁衣》篇,黄氏有释语曰:“君当正己以率民,爱民以全己,君以民存,亦以民亡。”是说微言大义,真知灼见。文亦有忽略不足处,如凡例言缺《丧大记》,书中于《杂记》后仍录之。笺注注重采用各儒经义,注解精审。但自《祭义》而后诸篇,所录殊嫌过少,似不足以阐明经义。本书有清嘉庆十三年(1808)《七经精义》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商君

    见《商子》。

  • 妙法莲华经义记

    二十二卷。梁代释法云(生卒年不详)撰。法云,俗姓周,义兴阳羡(河北省)人。晋平西将军之七世孙。七岁出家,更名法云,从师住庄严寺,为僧宝亮弟子。十三岁始受业太昌僧宗庄、严僧达,且经且论,四时游听,寒暑不

  • 陈两湖集

    三十四卷。明陈昌积(约1551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昌积,字不详,号两湖,泰和(今江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十七年(1538)进士。官至尚宝司少卿兼翰林院学士。陈昌积所写诗文,才调富有,驰骤自喜。著有《松

  • 绘事备考

    八卷。清王毓贤撰。王毓贤生卒年不详,字星聚,镶红旗汉军三韩(今内蒙古喀喇沁旗)人。官湖广按察使,一说贵州布政使。陈鼎《留溪外传》记狱吏汪金章事,曾提及王毓贤,称其勤于吏治,案无留牍。可见其颇有吏才。但

  • 字林补本

    一卷。清陶方琦(1845-1884)撰。龚道耕(生卒年不详)校补。方琦字子珍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同治进士,官编修,著《淮南许注异同诂》等。道耕四川成都人,另撰《字林考逸校误》。任大椿《字林考逸》刊

  • 郭明经遗集

    四卷。清郭志正(1860-1901)撰。郭志正,字体吾,号直夫,湖南长沙人。光绪间诸生。此集凡四卷。第一卷为说经之文。第二卷为史论及书后、墓表、墓志之属。第三卷为骈体文。第四卷则古今体诗。郭志正是当时

  • 桃冈日录

    一卷。明蒋信(1483-1559)撰。蒋信字乡实,号道林,世称正学先生,常德(今属湖南)人。嘉靖进士,历任户部主事、兵部员外郎、四川佥事、贵州提学副使等职。建正学、文明书院。后以病告归,筑舍讲学,从学

  • 弁山龙华浴日能禅师语录

    十卷。清代释德能(生卒年不详)撰。德能,俗姓魏,字浴日。楚之衡州(今湖南省衡阳县)人。德能所撰《弁山龙华浴日能禅师语录》一书,为语录体佛书。该语录所言法事,皆为德能禅师学法弘道所言。其中可见德能禅师对

  • 习学记言序目

    见《习学记言》。

  • 少湖文集

    七卷。明徐阶(1494-1574)撰。徐阶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其生平详见《岳庙集》条。是集所收乃徐阶外谪延平府任推官三年秩满北上,延平士人裒其前后诸作,为之付梓刊行。凡六十七卷,文五卷,语录一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