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空同集

空同集

六十六卷。明李梦阳(1473-1530)撰。李梦阳字献吉,号空同子,甘肃庆阳人。弘治六年(1493)举陕西乡试第一,次年进士及第,因连丧父母,居家守制,弘治十一年(1498)出户部主事,迁郎中,官至江西提学副使,后因为宁王朱宸濠写《阳春书院记》而削籍。李梦阳是“前七子”的首领,提倡复古,他的理想是要创作出情质宛然,象盛唐以前那样的优秀作品。著有《空同子》(已著录)、《空同集》。李梦阳所著诗文,初刻于嘉靖四年(1525),题名为《李氏弘德集》,共三十二卷;嘉靖十一年(1532),李梦阳的外甥曹嘉梓印《空同集》,共六十三卷,其中赋、颂、乐府、古今诗为三十六卷,书、疏、碑志、序记、杂文为二十七卷。前有嘉靖九年(1530)黄省曾序,嘉靖十年(1531)王廷相,后有嘉靖十一年(1532)吕楠序。嘉靖三十一年(1552)宋睦在曹嘉刻本基础上加以增修,重新刊刻。此集乃万历三十年(1602),邓云霄重新刻印。此本参校了浙本、吴本、燕本、凤阳本等诸家刻本,编辑最为完善。共六十六卷,目录三卷,附录二卷,卷一至卷三为赋,卷四至卷三十七为古今诗,卷三十八至卷六十六为文类。李梦阳十分重视诗歌的情感活动,并要求“真情”,提倡向民歌学习。其诗作中七律较优,写得气象高古,意境开爽。不仅注意诗的开阖变化,还善于突兀作结,寄托深意。王维祯指出:“七言律自杜甫以后,善用顿挫倒插之法,惟梦阳一人。”虽不免过于夸大,但也确实道出了其诗的特长。其古诗确有不少写得古朴、苍劲,善于章法,但也常有模拟未化的痕迹。其文则故作聱牙,以艰深文其浅易,无甚出色之处。另有《四库全书》本,《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》(集部)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钧天乐

    二卷。清尤侗(1618-1704)撰。尤侗字同人,一字展成,号悔庵,又号艮斋,晚年自号西堂老人,江南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诸生,入清,为顺治三年(1646)副榜贡生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儒

  • 春秋三传谳

    二十二卷。宋叶梦得(详见《春秋传》)撰。知唐啖助、赵匡及宋孙复一反汉晋以来尊经重传之传统,提倡弃传求经,直于经寻求《春秋》大义,此风影响了整个宋代经学。叶氏亦受其影响,故此书摘抉三传是非,主于信经不信

  • 春秋实录

    十二卷。明邓来鸾撰。来鸾字绣青,宜黄(今江西宜黄)人。天启壬戌(1622)进士,官至武昌知府。该书专为科举应试而作,以胡安国《春秋传》为主;《左传》则只载有关经题的文字,凡与胡《传》不合的都予以删削。

  • 花史

    十卷。明吴彦匡撰。吴彦匡,生卒年月、事迹、何方人士,均不详。著有《花史》一书。是书在常熟蒋养庵《花编》、松江曹介人《花品》二书的基础上进行增补,共记载百余种花品。书中以一花为一类,各加神品、妙品、佳品

  • 读易私言

    一卷。元许衡(1209-1281)撰。许衡字平仲,号鲁斋,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幼家贫嗜学,从姚枢得伊洛程氏及新安朱氏之书。宋宝祐二年(1254年),元世祖召为京兆提学。中统元年(1260年),世祖即

  • 紫山大全集

    二十六卷。元胡祇遹(1227-1293)撰。祇遹字绍闻,号紫山。磁州武安(今属河南)人。累官至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、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等职。有政绩。此集为其子太常博士持所编。序称原本六十七卷。已佚

  • 周易玄义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唐李淳风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李淳风岐州(今陕西周至一带)人,博览群书,善天文历算、阴阳之学,官至太史令。其事载于《旧唐书》本传中。其所著《周易玄义》,唐宋史志皆不记

  • 华严经游意

    一卷。唐代释吉藏(549-623)撰。吉藏,俗姓安,本西域安息人。祖世避仇居南海,住交广(今越南、广西)一带,后迁居金陵(今南京),吉藏生于金陵。童年时,其父引他见真谛,遂赐名吉藏。吉藏七岁(一说十三

  • 古今注

    三卷。附《中华古今注》三卷。《古今注》三卷,旧本题晋崔豹(生卒年不详)撰;《中华古今注》三卷,旧本题后唐太学博士马缟(约854-933)所撰。豹书无序跋,缟书前有自序,称“昔崔豹《古今注》博识虽广,迨

  • 周易惜阴诗集

    三卷。清徐世沐撰。该书取经传字义,分题赋咏,有的为四言赞,有的为五言七言诗,多至一千多首。基本上是按照张九成的《论语诗例》而曼衍成文。其《惜阴录》用吕祖谦本。此集所列彖爻象传的顺序则仍用王弼本。其文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