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绛帖平

绛帖平

六卷。宋姜夔撰。姜夔(约1155-约1221),南宋词人,音乐家。字尧章,号白石道人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一生未仕。往来鄂、赣、皖、苏、浙间,与当时诗人词客交游。卒于杭州。工诗,词尤有名,且精通音乐。词重格律,音节谐美。诗词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。《扬州慢》等少数作品,感时伤事,情调较为低沉。词集《白石道人歌曲》中,其自度曲注有旁谱;琴曲《古怨》中并注明指法,是现存的一部词和乐谱的合集。据曹士冕《法帖谱系》,绛本旧帖,尚书郎潘师旦“以官帖和自刻摹者,世称潘驸马帖,又称潘氏析居法帖”。石分而为二,后绛州公库得其一,于是补刻余帖,名为“东库本”。逐卷各分字号,以“日月光天德,山河壮帝居;太平何以报,愿上登封书”为别。姜夔在书中所论每卷字号,与曹士冕所说相吻合,可见江夔所得即东库本。宋代人论法帖的,如米芾,黄长睿等人,各有疏密长短。姜夔欲折中其论说,所以取汉官廷尉平之义,以名其书。书首有嘉泰三年(1203)自序,称帖虽小技,而上下千年,关涉史传颇多,《绛帖》考据颇精博。第五卷内论智果书及梁武帝评书语,说武帝藏钟张二王书,尝使虞和陶隐居订正。姜氏认为,虞和系宋人,其上法书表,是在宋孝武帝之时,距梁武帝甚远,认为这是考证上的疏漏。据《墨庄漫录》上说,其书本来有二十卷,开始只有抄本相传,没有刻印。现存书所载字号,止于山字,河字以下十四卷亡佚,所以后来传下来的只有六卷。传本有“四库全书”、武英殿聚珍版等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弘光纪年

    见《弘光实录钞》。

  • 春秋集传辨异

    十二卷。清赵培桂撰。培桂字月亭,汉南(今湖北宜城)人。咸丰初出知武安县事,后补汝州州同,不久调陈留。公务之余,潜心经学,专力著述。该书前有同治六年(1867)作者自序,知书始作于咸丰五年(1855),

  • 尽心编

    一卷。《证语》二卷。《海欧居日识》二卷。明陈伯友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伯友,字中怡(一说为仲恬),济宁(今山东省济宁县)人。万历二十年(1541)进士,授行人,擢刑科给事中,累抗疏言事,以丁忧去职。及服

  • 汉武帝内传

    一卷。旧本题汉班固撰。《汉武帝内传》为志怪小说,大意是说武帝好道求仙之心切,西王母遂以七月七日降临于武帝宫中,张设盛宴,更遣侍女郭密香去迎上元夫人。王母授帝“五庙真形图”,上元夫人授帝“六甲灵飞”十二

  • 洪范明义

    四卷。明黄道周(详见《易象正》)撰。《洪范》系《尚书》重要篇目之一,其主要内容详见《洪范口义》条。此书系崇祯十年(1637)道周官左谕德掌司经局时所进呈朝廷者,其进书序称“上卷言天人感召、性命相符及好

  • 枣林艺篑

    一卷。清谈迁(1594-1657)撰。谈迁原名以训,字若观,浙江海宁人。明诸生。入清后更名迁。所著多种,有《海昌外志》等。是编载曹溶所辑《学海类编》中,即谈迁《枣林杂俎》之一卷。所谈诗文,皆不出明人门

  • 贵溪县志

    ①二十四卷,清华西植等修,黄炎等纂。华西植,字燕簏,号容齐,江苏无锡人,雍正元年(1723)副榜,乾隆三年(1738)举人,乾隆十三年(1748)任贵溪知县。华西植莅任后,奉令续修县志,遂取旧志为本,

  • 南溪县志

    ①十卷首一卷,清胡之富修,包字纂。胡之富,武进人,曾任南溪县知县。包字,邑人,举人。南溪县志创于康熙二十五年(1686)县令王大骐。兹编盖因大府檄调备通志馆采辑而为之。《南溪县志》嘉庆十七年(1812

  • 春秋应举辑要

    十二卷。清潘相(详见《周易尊翼》)撰。作者认为,明朝科举考试,《春秋》一经,最初采用胡安国、张洽二家之说,后来胡注单行,张注废弃不用。到清代《钦定春秋传说汇纂》与《御纂春秋直解》颁行学官,科举考试才有

  • 射山诗抄

    不分卷。明陆嘉淑撰。陆嘉淑,字孝可、冰修;号辛斋,又号射山。生卒年末详。文钰没后,弃诸生。晚游京师,以宏词荐,不就。事迹具详王简可撰年谱。此编又名《内申乙未诗抄》。乙未为顺治十二年(1655),丙申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