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襄陵县志

襄陵县志

①十二卷。明宋之韩修,吕调元纂。宋之韩字敬斋,河南武安县人。出身进士,嘉靖四十四年(1565)任襄陵知县。才猷迥异,气宇渊宏,在任期间兴建设,息讼狱,政绩甚良。《襄陵县志》隆庆二年(1568)刻本。此编系续成化本而作,基本沿续旧志,仅增补了明成化至隆庆的事件和人物,同时对旧志目录加以合并,使其趋于谨严。②二十四卷。清赵懋本修,卢秉纯纂。赵懋本字舜勖,河北大兴县(今北京市大兴县)人。出身贡士,初任和顺县知县,雍正八年(1730)调襄陵任知县。在任期间,勤吏治,有才干。时经地震,以修废举坠为己任,筑城垣,修公署,补葺圣庙,增修志书,政平讼理,士民悦服。《襄陵县志》雍正十年(1732)刻本。全书二十四卷,分元、亨、利、贞四集,卷一图考,卷二星野,卷三沿革,卷四山川,卷五城郭,卷六公署,卷七学校,卷八坛壝,卷九庙祠,卷十户赋,卷十一土产,卷十二风俗,卷十三官师,卷十四人物,卷十五选举,卷十六孝义,卷十七节烈,卷十八坊表,卷十九亭楼,卷二十古迹,卷二十一仙释,卷二十二方技,卷二十三祥异,卷二十四艺文。此志系承续康熙谢国杰本而作,虽无很多长处,但对旧志删繁补缺,尚称得当。行文雅驯,可供阅览。然此志设类分目,殊为不匀。如疆域,本应为一大类,此编则为一小目,附于沿革之下;又如亭楼坊表为数甚少,又于志乘关系甚微,却独立设类,有分类过滥、大小颠倒之误。③二十四卷。清钱墉修,郝登云纂。钱墉字金溪,号秋垣,云南昆明县人。同治九年(1870)任襄陵知县。《襄陵县志》光绪七年(1881)刻本。全书二十四卷,分为沉、浸、积、郁、含、英、咀、华八集。此志大体依绳旧志,增补了雍正至光绪间各事,按旧志原分门类编修。唯设目分科无旧志滥,有所进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包参军集

    六卷。明包大中(约1570年前后在世)撰。包大中,字庸之,别号三川,浙江宁波人。官福建建阳县县丞。是集随事立名,有《薄游集》、《武夷集》、《归来集》、《雁集》各一卷。《东征漫稿》二卷。《薄游集》题为卷

  • 道德经说奥

    二卷。明朱孟尝(生平事迹均不详)撰。朱孟尝,真名不详,孟尝是其字号。历史上为《道德经》作注又隐其名者有多家,朱孟尝作《道德经说奥》也隐其名。据《四库提要》载录,此书旧本题朱孟尝撰。称其附刻朱翊钺《广宴

  • 文选双字类要

    三卷。旧本题宋苏易简(958-996)撰。苏易简字太简,梓州铜山(今属四川)人。少聪敏好学,风度奇秀。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。宋太宗临轩复试,苏易简所试三千余言,为所赞赏。累官翰林学士,参知政事,以礼部侍

  • 大易合参讲义

    十卷。清朱用行撰。朱用行字翼承,新建人。此书大旨以朱子为主,首列《本义》,而以“正义”、“析义”次之。“正义”以阐发朱子之旨为主,“析义”则兼采他说。又认为象数不可全废,所以间采瞿塘来知德之说,补于“

  • 思恤诸公志略

    二卷。明孙慎行撰。慎行字闻斯,毗陵(今江苏常州)人。天启年间以礼部尚书追论红丸案获罪,逆党失败后得以赦免,卒谥文介,《明史》中有传。该书记明天启年间遭逆党之祸时杨涟、左光斗等人事实。对左光斗颇有微词,

  • 袁文笺正

    十六卷。《补注》一卷。清袁枚(1716-1798)撰。清石韫玉(1756-1837)笺。袁枚字子才,号简斋,又号随园,晚年自号仓山居士、随园老人。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清代诗人。乾隆初进士,改庶吉士。

  • 春秋繁露笺注

    十七卷。清董天工撰。天工字典斋,福建崇安(今福建崇安)人,自称董仲舒之后。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一书,自宋嘉定年间以来,有真德秀等人进行评点,但没有人对文意进行笺注。天工之祖曾想作笺注,但未能成书;天工继

  • 四书发注

    十卷。清朱奇生编纂。奇生字亦人。书首有奇生自序,认为范氏体注纂辑精详,但采诸说存参,二三其解,未免骑墙疑似之见。至其他诸家,又苦浩博繁衍,难以遍阅。于是录诸儒名论,质以《朱子或问》、《朱子语类》、《朱

  • 春秋四传诂经

    十五卷。清万斛泉(1810-1904)撰。斛泉字清轩,兴国州(今江西兴国)人。历主讲汉阳崇正书院、上海龙门书院、兴国叠山书院,光绪二十八年(1902)赏五品衔,三十年(1904)去世,年九十五。他鉴于

  • 邛州志

    四十六卷首一卷,清吴巩修,王来遴纂。吴巩,江苏阳湖人,曾任邛州知州。王来遴,湖北黄陂人,举人,曾任嘉定府乐山县知县。邛州志,明以前无闻,盖兵荒之余,散佚久矣。清康熙三十三年(1694)州牧戚延裔始为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