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西儒耳目资

西儒耳目资

三册。法人金尼阁(Nicola-sTrigault)所作。金尼阁(1577-1628)法国耶稣会士,字四表。明万历三十八年(1610年)来中国传教,在南京学汉语,曾到杭州、开封、山西、陕西一带。《西儒耳目资》是为西洋传教士学习汉语汉文而作。主要依据山西方音分析汉语语音。编纂时得到山西绛县人韩云的帮助。成于天启六年(1626年),出版于杭州。《西儒耳目资》内容丰富,其中的《音韵经纬总局》是一个汉语声韵拼合表,而《音韵经纬全局》则是一个声韵调拼合表,实际是两种韵图。《列音韵谱》则是一个完备的同音字表。是书把声母称为“同鸣字父”,凡二十类:

百p  魄p‘ 麦m 弗f 物v

德t  忒t‘ 搦n 勒

则ts、 测ts‘、 色s、

者tε (t) 撦tε‘(tε‘) 石tε()日t

格k  克k‘ 黑x 额o

上表中的汉字是金氏采用的声母代表字,另用修改过的拉丁字标其音值。金书“对‘额’标为g,这个g当即为o声母,盖金书中g(η)与o声母并不对立,它所管的是原来的影、喻、疑三纽字,可以归纳为o声母音位。金书的v与w有对立,说明微母在这个方言中还存在”(李新魁《汉语等韵学》)。陆志韦《金尼阁(西儒耳目资〉所记的音》认为“者”“撦”“石”在〔i〕之前作〔〕等,在别的元音之前作〔tε〕等。金氏把韵母称为“字母”,分为五十摄。李新魁《汉语等韵学》说:“根据我们的分析,实际上只有四十一个韵母(入声韵的标音与非入声韵一样,不单独分出),一些韵母的发音比较接近,而且并没有音位的对立,可以合而为一。”从金氏的五十类韵母看来,收〔-m〕尾各韵已与收〔-n〕尾各韵合并。官〔uon〕韵与关〔uan〕韵的对立仍存在,但已经动摇,如“碗”、“腕”两字兼入官、关。而〔ian〕与〔iεn〕、〔iau〕与〔iεu〕的对立则已消失。照组字“知止致驰耻诗”等仍与〔i〕拼。有一部分原〔iεn〕韵字如“毡展战禅阐扇闪善然染”等(《中原音韵》的先天韵字),由于失去〔i〕而混入〔n〕,与“文吻问臻琛岑森根恳痕恩”等同居一韵之中。是书把声调分为五类:阴平、阳平、上声、去声、入声。虽保留入声,但入声韵尾已消失,入声韵与相配的阴声韵标音相同。《音韵经纬全局》按韵母的不同分图,五十类韵母分列五十图,它摆脱了旧等韵繁多的名目,而形成颇纯粹的声韵调拼合表,对后代韵图制作有较大影响。《西儒耳目资》明天启六年(1626年)初刻于杭州。另有1933年北平图书馆影印本、1957年文字改革出版社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重修平度州志

    二十七卷。清保忠、吴慈修,李图、王大论纂。保忠字小岩,正黄旗人,举人出身,道光二十九年(1849)任平度知县。吴慈,道光年间任平度知州。李图字少白,掖县人,曾任胶西书院山长,有文名。保忠莅任后,见州志

  • 集解孝经

    一卷。晋谢万撰。清马国翰编辑。谢万字万石,陈国阳夏(今河南太康县)人。官至散骑常侍,为谢安之弟。隋《经籍志》载:“《集解孝经》一卷,谢万注”,唐志则只载谢万注,不云集解,卷数相同。邢昺正义引四节,马国

  • 剪灯新话

    四卷,附录一卷。明瞿佑(1341-1427)撰。瞿佑一作“瞿祐”,字宗吉,别号存斋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明代文学家。洪武初年入仕,官国子助教。永乐间,官周王府右长史。一生著作甚富,有《乐府遗音》、《

  • 医学入门良方

    见《万氏家钞济世良方》。

  • 太玄经

    十卷。汉扬雄(详见《方言》)撰,晋范望(生卒年不详)注。《太玄经》,简称《太玄》,是西汉扬雄的代表作之一。其书仿《周易》的体例,其玄象的一、二、三画,相当于《周易》卦象二画的阴阳爻;《太玄》有方、州、

  • 八代诗选

    二十卷。王闿运(1832-1916)编选。王闿运,字壬秋,一字壬父,晚号湘绮,时称湘绮老人。湖南湘潭人。咸丰二年(1852)举人。曾客曾国藩幕府。后荐授翰林院检讨,加侍读。辛亥革命后,任国史馆长,兼参

  • 道院集要

    三卷。旧本题为《道院集》。宋代晁迥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参见《法藏碎金录》条。因此书“乃王古选录,迥书,故名集要”。此书主要内容是采拮大家高僧名人之言而录之,大旨主佛教宏论与儒家论点相通相近之言。在体例上

  • 墨池堂法帖

    四卷。明章藻(1547-?)刻。章藻,字简父(一作仲玉),工书善摹刻,其父即当时苏州、无锡带著名木版刻工,章藻亦以镌刻显名,《停云馆帖》等即出其手。《墨池堂法帖》为其家藏刻帖,共四卷。其中第一卷为钟元

  • 贾子平议

    二卷。清俞樾撰。是书为《诸子平议》之第十三种。此书订正卢文弨校者甚多,如谓宗首臣故曰十九字,且谓天何十六字,产子曰为大夫治可也十五字,皆为贾子原文;若与臣下相残四十一字,与《大都》本是一篇。等齐“在所

  • 瘦鹤轩词

    一卷。清赵彦俞(生卒年未详)撰。赵彦俞字次梅,丹徒(今属江苏)人。本书收词一百零六首。彦俞与蒋鹿潭善,年六十,始为词。词颇清空,盖师玉田者。其间广引前人词语,不免有伤体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