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六卷。明姚舜牧(1543-1622?)撰。姚舜牧,字虞佐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万历元年(1573)举人。官历新兴、广昌知县。其体恤百姓,官品颇佳。著有《五经四书疑问》,此集为舜牧所自定。其子祚端梓
一卷。明代云栖比丘释袾宏(1535-1616)辑。袾宏,俗姓沈,字佛慧,号莲池,仁和(今浙江省杭州)人。为明代“四大高僧”之一。出身名族,其父人称“明齐先生”。袾宏生而颖异,幼习帖括,十七岁入县学,学
一卷。明李奎撰。李奎为明代诗人,字伯文,号珠山,又号龙珠山人。归安(浙江吴兴)人。生平事迹见《李伯文诗集》文。他听说李攀龙、徐中行及山人谢榛等结成诗社,便带着自己所作的诗前去造访,诸君子极为惊讶,便邀
①十四卷。清翟乃慎修,马履云、徐必达纂。翟乃慎,字敕庵,顺天府宛平县(今北京市丰台区)人,拔贡生,清顺治十二年来任颍上知县。马履云,邑人,官乾州知州。徐必达,官候选知县。颍上旧志,修于明万历三十九年,
十卷。清劳大兴(详见《瓯江逸志》)撰。本书拾录先儒学者著作前言部分的言论,取名《万世太平书》的目的,是为世间百姓建立做事标准,为天地生灵树立善良的意念,为世俗开创一个美好和谐的太平环境,为前圣继承传播
六卷。清许祖京撰。许祖京字依元,浙江德清人,乾隆进士,官至广东布政使。许祖京在其自序中称,他于“乾隆壬寅(1782年)八月往勘黑井水灾,箧中唯携《书经》,公暇辄披诵,循经文语意,衍为述注,示儿曹,使通
十卷。明王琦(约1453年前后在世)撰。王琦字元禹,别号梦苏道人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《寓圃杂记》是记载明朝洪武年间迄正统年间朝野事迹的笔记小说。关于吴中部分的故实写的尤为详尽。然而材
二十四卷,首一卷,清陈瑛纂修。陈瑛,乾隆年间任海澄县知县。县志首修于明崇祯五年,再修于清康熙三十二年。陈瑛任县令后,以旧志多有欠缺,又设局重修,而成此书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)刻印。兹篇所载,大都平
二卷。清王石华、孙凤卿同撰。王、孙二氏之生平未详。是书依《说文》字部,写为正字,并附古文篆籀,或字之变体。去掉徐铉所增之字,分为上下两卷。其于文字源流,叙述简明,可使学者循览易了。不失为小学之津要。
六卷、菊史补遗 一卷。宋史铸撰。史铸,字颜甫,号愚斋,山阴(今浙江绍兴县)人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《百菊集谱》于淳祐壬寅(1242)年间写成五卷,淳祐丙午(1246)年间,得赤城胡融《图形菊谱》二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