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警世通言

警世通言

四十卷。明冯梦龙(详见《古今小说》)编撰。该书是冯梦龙编撰“三言”的第二集,收宋、元、明时期的话本、拟话本小说四十篇。其中可考证认定为宋元旧本的有十七篇。与《古今小说》一样,冯梦龙于该集编录宋元旧本时进行了整理加工。而且对于所取自的旧本,该书中多加小注说明。如第八卷《崔待诏生死冤家》注云:“宋人小说题作《碾玉观音》”;第十二卷《范鳅儿双镜重圆》注云:“原名《双镜重圆》”。书中的明代拟作,第十八卷《老门生三世报恩》一篇,可确知为冯梦龙自撰,其余各篇,或出于明代其他文人,或出自冯氏手笔。但从题目的整饬和行文风格的一致看,即使采录他人所作,也经过冯梦龙的编订整理无疑。全书四十卷为四十篇主要故事,每篇的“入话”部分有的也是一些独立的短小故事。标题或为七言或为八言,上下两篇题目设置成偶对形式。行文中间杂少量诗词,其中《王娇鸾百年长恨》一篇中诗词篇幅较大,主人公之间的答问书信全是诗词,这在全书中是特殊一例。描写婚姻、爱情主题是该书故事内容的主要方面,其中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和《白娘子永镇雷峰塔》两篇故事动人,影响深远,属“三言”中优秀之作。其他的故事也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社会矛盾,抨击了社会的黑暗和人心败坏。本集中神仙鬼怪故事不少,各篇中也都分别杂有封建道德思想和宿命果报迷信观念,内容比较复杂。该书刻画人物鲜明生动,情节曲折,是明代白话小说中的上乘之作,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。该书有三种传本,一是金陵兼善堂本四十卷,为足本,今存世二部,一部藏日本名古屋蓬左文库,一部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仓石文库;一是三桂堂王振华复明刊本,三十六卷;一是大连图书馆藏有抄配衍庆堂二刻增补本。近代国内有根据兼善堂本传抄排印的《世界文库》本。1956年,人民文学出版社以《世界文库》本校以三桂堂本印行,严敦易校注,少数文字有删节,后多次重印。1992年,海南出版社据兼善堂本以《足本警世通言》为题排印全本。1993年,上海古籍出版社《冯梦龙全集》据日本兼善堂本影印全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健松斋集

    二十四卷。《续集》十卷。清方象瑛(1632-?)撰。方象瑛,字渭仁,遂安(今浙江淳安)人,生卒年不详。方象瑛幼即天资颖异,九岁能诗,十岁作《远山净赋》,令见者惊异。康熙六年(1667)进士,授内阁中书

  •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

    四卷。《外集》一卷。旧本题西泉吴正子笺注。须溪(今江西吉安)刘辰翁(详见《班马异同》)评点。吴正子不知何人。考此本以刘辰翁之评列于其后。吴氏当为南宋人。李贺诗注本甚多,明代以来有徐渭、董懋策、曾益、余

  • 诗书古训

    十卷。清阮元(1764-1849)撰。阮元字伯元,号芸台,江苏仪征人,乾隆五十四年进士,历任编修,詹事,山东、浙江学政,内阁学士,兵、礼、户、工等部侍郎,浙江、江西、河南等省巡抚,漕运总督,湖广、两广

  • 群书备数

    十二卷。明张九韶(见《群书拾唾》撰。查阅其内容,与《群书拾唾》一字不异。约为书肆重刊,有意更其名。

  • 论语缪氏说

    一卷。缪协(生卒年不详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协事迹不详。其说解《论语》、《七录》,隋唐志、《经典释文》并无著录,只有皇侃疏引二十七节而已。马国翰依据此,附列缪播《论语旨序》之后。内引中正之说二节,但举官名

  • 授经图

    二十卷。明朱睦撰。朱睦(约1516-1585),字灌夫,号西亭,又号东陂居士,祖籍安徽凤阳,后迁居河南开封。因宋人《崇文总目》中《授经图》早已亡佚,故补宋人章如愚《山堂考索》所载旧图,后黄虞稷(162

  • 净心诫观法

    一卷。唐代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四分律合注戒本》辞条。《净心诫观法》一书,道宣作于隋州与唐寺,由弟子泰山,灵严寺僧人慈忍刊行于世。全书共有文三十篇,第一篇为释名,第二篇为序宗,第三篇为五停,第四

  • 益古演段

    三卷。元李冶(详见《测圆海镜》)撰。这是李冶写于1259年的关于天元术的普及著作。在自序中李冶称:“近世有某者,以方圆移补成编,号《益古集》,真可与刘李相颉颃。余犹恨其闭匿而不尽发,遂再为移补条段,细

  • 谈谐

    一卷,宋陈日华(约1182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日华,生平、生卒年均不详。他的夫人是当时著名的女词人。陈日华著有《金渊利木》八卷、《诗话》一卷与本书。《谈谐》所记皆俳优嘲弄之语、乃小说一格。《四库全书总目

  • 汉书知意

    一卷。刘咸炘(1898-1934)撰。刘咸炘字鉴泉,四川双流人。四川大学教授。民国二十三年(1934)卒,年仅三十七岁。他于马、班、陈、范的书都撰有《知意》。《汉书知意》的开头有序论。序论中说,班固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