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诗传通释

诗传通释

二十卷。元刘瑾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瑾字公瑾,安福(今属江西吉安)人。博通经史,隐居不仕,除《诗传通释》外,有《律吕成书》行世。《诗传通释》以朱熹《诗集传》为蓝本,搜集前人之说对其进行再阐释,若有所感,则用“愚按”标出,以示区别。该书跟辅广《诗童子问》一样,都是《诗集传》的普及本,但侧重点不同。《诗童子问》循文演义,重在词义和名物的训释,而该书在词义训释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历史与典故的考订,视野更为广阔。刘瑾继承朱熹说诗传统,着重对文本的吟咏与研究,对诗旨的把握往往超越前人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誉之:“研究义理,究有渊源。议论亦颇笃实于诗人。美刺之旨,尚有所发明,未可轻废。”是符合该书的实际的。不足之处是囿于《诗集传》,以致于将错就错,委曲回护。在史实和礼制的考订方面也出现许多纰漏,受到清陈启源《毛诗稽古编》的批评。该书有一定的影响,明胡广《诗集传大全》多所承袭。版本有《诗经通释》二十卷纲领一卷外纲领一卷,《刘氏日新书堂》刊本。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文尚书謄言

    一卷。清洪良品撰。此书作于《古文尚书辨惑》、《释难》、《析疑》三书之后,故名“謄言”。此书可能是洪良品的门人萨廉官国子祭酒时,以“孔传二十五篇古文与孔疏二十四篇真伪辨”命题课士,而把答卷交洪良品评阅,

  • 翻译菜根谈

    二卷。原汉文本明洪应明(生卒年不详)撰。洪应明字自诚,别号还初道人。万历年间,曾撰《仙佛奇踪》,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已著录。应明撰写《菜根谈》,概取宋人汪信民所言“人咬得菜根,则百事可作”语。全书分修

  • 训纂堂丛书

    六种,十六卷。清杨调元编。杨调元,贵筑(今贵州贵阳市)人,生平事迹不详。丛书所收著作,都是久已不传的珍本。如晋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十卷,在《隋书·经籍志》上有记载,原书自唐以后已亡,清宋翔凤加以搜采,校

  • 周秦名字解故

    二卷。清王夫之撰。王夫之生平见“诗经稗疏”。是书解说周秦人名字相承之义训,多取古音相近之字考其义类。定以五体:同训、对文、连类、指实、辨物。测以六例:通作、互注、辨讹、比例、合声、双声。训诂列于上卷,

  • 东园客谈

    一卷。明孙道易撰。生卒年不详。孙道易字景周,自号映雪老人,华亭(今甘肃华亭)人,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皆录名人嘉言懿行及近代闻见之事。因为依据当时友朋所书辑录而成,故名为“客谈”。在每一条下各标其姓名,有

  • 左传统笺

    三十五卷。清姜希辙(?-1698)撰。希辙字二滨,号定庵,绍兴余姚(今属浙江)人,明代思想家刘宗周门下弟子;明崇祯十五年(1642)举人,清康熙朝仕至户科都给事中、奉天府丞。著述还有《雨水亭集》等。此

  • 巢经巢经说

    一卷。清郑珍(1806-1864)撰。珍字子尹,晚年号柴翁,贵州遵义人。清学者、诗人,精经学、小学家。道光十七年(1837)举人,以大挑二等选荔波县训导。同治二年(1863)被举荐于朝,特旨以知县分发

  • 百子辨正

    二卷。清杨琪光撰。杨琪光生平事迹详见《经义寻中》。作者阅读崇文书局出版的《百子全书》时,以为书中多有弊端和歧异,兼有心得,随笔杂记,以成此书。作者于《百子全书》所收各书皆作论一篇,分别评述,颇似各书跋

  • 历年城守记 伪官据城记

    各一卷。清王度撰。王度生卒年月及事迹不详。《历年城守记》述泰安依岱作城,明正德年间刘六、刘七暴动破城之役后,百有余年无战事。崇祯十四年(1641)间,“土寇”阎松亭纠众数千人攻城,又有史东明聚众十余万

  • 落纸云烟帖

    四卷。清沈荃(1624-1684)书,其子沈宗敬奉旨摹勒。沈荃,字贞蕤,号绎堂,一号位葊,又号充斋,华亭(今上海市)人。官礼部侍郎等。沈荃学行高洁、忠益,书法颇为有名,常常被召入内殿,与康熙论古今书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