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疑

说文疑

十二卷。不著撰人姓名。是书依李焘《说文五音韵谱》以始东终甲为次,故分卷亦依李焘之数。每卷补遗,附于卷末,不另为卷。卷末另附《汉书》古字及音义异同诸字,与全书正文并不相干。没有凡例,惟开卷署曰:“《说文》何可疑?疑其见淆于后人也,义有未安者,存之以待析。形声讹谬戾于许书者,附录焉。”由此可知其书题名义、撰述之旨。编中所疑见淆于后人者,如谓:“字之繁多,从谐声而起,汉人已不免妄加,后人复任意乱之,《说文》遂不可读矣。如字义从风概加以风,从雨者加以雨,从水者加以水,从人者加以人,从女者加以女之类。”此无名氏竟不知,本字之外,依类加形,即许慎所谓“凡某之属皆从某”,乃是六书演进之通例。秦汉之前已然,怎能谓“皆后人所乱”?所疑义有未安者,如于“稽”字谓:“许氏训义,未醒出从尤之义,旨声亦属牵强。当是从尤从旨禾亦声,盖尤异也,旨美也,人于尤异旨美者,必留止而加察,故有稽留、稽考、稽察诸意。”不知禾为木曲头,止不能上,“稽”字从之,即从其义;尤从乙,乙象草木冤曲,亦与禾曲头止不能上同义,所谓乙欲出而见阂也,故又从尤;旨声古与稽近,耆老之耆,即从旨声,故稽亦从旨谐声。稽从禾从尤旨声,乃两形一声之字,许氏训义训声均未误,不得谓其义有未安。从此例可见,作者无名氏尚未通《说文》,方有如是之疑。《稷香馆丛书提要》谓其“剖析形声,不让来哲。盖于全书所疑,未尝细核也。”从其始东终亥的编次推断,此无名氏当为雍正、乾隆时人。编中已引大小徐之说,可证大徐校本、小徐《系传》均已寓目,并非仅见《五音韵谱》者,故其时代不当在雍正以前。是书有《稷香馆丛书》本,民国二十四年(1935)辽阳吴瓯据稿本影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君臣

    为人君者不多听,据法倚数以观得失。无法之言,不听于耳;无法之劳,不图于功;无劳之亲,不任于官。官不私亲,法不遗爱,上下无事,唯听所在。

  • 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

    四卷。清杨保彝撰。杨保彝(约1855-1925),山东聊城人,出身仕宦书香门第,先辈皆藏书名家。此目又称《海源阁书目》、《宋存书室藏宋元秘本目录》。收宋元明善本及精抄珍籍四百五十五部,其中宋本一百零八

  • 林间录

    二卷。宋代释惠洪(生卒年不详)撰。释惠洪,参见《僧宝传》辞条介绍。《林间录》一书所记皆高僧嘉言善行,然多订赞宁《宋高僧传》诸书之讹。又往往自立议论,发明禅理,不尽叙录旧事也。(《高僧传合集》上海古籍出

  • 湖州府志

    四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李堂纂修。李堂,乾隆年间任为知府。《湖州府志》乾隆二十三年(1758)刻本。此志四十八卷首一卷。卷首为图,卷一星野、建置、形胜、恩锡。卷二海界、城池、官署。卷三学校、武备。卷四至卷

  • 同人集

    十二卷。明清之际冒襄(1611-1693)编。冒襄,字辟疆,号巢民,又号朴巢,如皋(属今江苏)人。冒襄幼有俊才,性至孝。其父冒起宗官吏部郎,被诬下狱,冒襄泣血上书,冤复平。冒襄是清初名士,交游广泛,所

  • 永福县志

    十卷,清陈焱修,俞荔等纂。陈焱,曾任永福县知县。明万历年间,邑令唐学仁首修县志。后历代均未续修。陈焱任县令后,以旧志久已失传,又纂成此书。乾隆十四年(1749)刻印。共十卷,分为:卷一,舆地;卷二,建

  • 云逗楼集

    二卷。清杨度汪(?-1757)撰。杨度汪,字勖斋,乾隆初由拔贡生召试鸿博,授庶吉士,改德兴县知县。笃学、工诗文。是集分为赋、雅、古今诗三个部分。其中,赋,辑《御试五六天地之中合赋》、《士先器识而后文艺

  • 中国植物学文献评论

    一册不分卷。德国布勒慈奈岱(生卒年不详)撰,石声汉译。撰译者始末未详。这是第一部对中国近代植物学文献所写的评论性专著,初刻于同治九年(1870)。原书共分为三编,第一编介绍中国植物学典籍;第二编考证中

  • 训诂学引论

    何仲英著。是书共三章:一训诂,总论训诂之源流、要义、方法与术语;二代语的历史沿革,依据古籍,探索书面语的历史变迁;三现代方言,研究现代方言的起源和发展。本书是训诂学史上第一部通论性著作。商务印书馆19

  • 南车草

    一卷。《薇堂和章》一卷。清朱彝尊(1629-1709)撰。朱彝尊,字锡鬯,号竹垞,晚号小长芦钓鱼师。秀水(浙江嘉兴)人。清代文学家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科,授翰林院检讨,曾参加纂修《明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