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易韵考

读易韵考

七卷。明张献翼撰。献翼字幼举,一字幼于,号百花山人;后更名敉。昆山(今江苏昆山县)人。嘉靖中国子监生,曾为官,后弃官专攻《易》学。尚著《周易纪闻》、《学易标闻》等。此书取《周易》之王肃、李轨、徐邈音注,又证以秦汉以下诸书叶读,以考《易》中之韵。案《易》之《象》、《传》实有韵,而《彖辞》《系辞》不过偶然叶读而已,献翼则一并以为谐韵,往往征引汉魏以下之音及佛家之偈言、道家之章咒以证明之,殊伤芜杂。有明万历己卯(1579年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先进遗风

    二卷。明耿定向(详见《硕辅宝鉴要览》)撰。毛在增补。此书文如其名,作者选择明代“严操守、砺品行、存忠厚”的贤相忠臣,略仿宋人典型录的体例,记载他们的琐事遗闻。其目的是针对世风日下的形势,陈述先辈们的高

  • 春秋本义

    ① 三十卷。程端学(1280-1336)撰。程端学字时叔,号积斋,庆元(今属浙江)人,元代著名经学家。元英宗至治进士,官国子助教。动有师法,刚严方正,学者惮之,迁太常博士,翰林国史院编修官。以通《春秋

  • 仪礼释宫增注

    清江永(1681-1762)撰。永字慎修,西徽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康熙时诸生。博古通今,专心十三经注疏,于三《礼》之功尤甚,精于考证。弟子甚众、戴震等人曾受其学。著述颇丰,有《周礼疑义举要》、《古韵标

  • 说文字原引

    一卷。清何其杰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其杰字俊卿,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。何氏自序云,同治十三年(1874)从京师返里,发现已就外傅的长孙炳森不会使用《说文解字》,正如黎永椿所说“少读《说文》苦难寻检”,“因

  • 易宫

    三十八卷。清吴隆元撰。吴隆元号易斋,归安人。康熙三十三年(1694)进士,官至太常寺少卿。其书前后没有序跋,末尾缺《杂卦传》,其中也多缺文缺卷,涂乙又多。或注“未定本”字,或注“非先生手授本”字,因此

  • 内务府掌仪司现行则例

    四卷。不著撰人名氏,亦无编纂年月。但据书中所载推断,当成于同治年间。是书第一卷为建设公廨,额定员役、备阅祝文、殿内燃香、宫内设乐、筵宴、筵棹、奉先殿大祭、先蚕坛等各项,第二卷为坤宁宫祭神事例、寿皇殿事

  • 四书经疑贯通

    八卷。元代王充耘撰。充耘字耕野,吉水(今属江西)人,元统二年(1334)进士,授承务郎、同知永新州事。后弃官养母,著书授徒终老。著有《读书管见》二卷(《四库全书》亦收)、《四书经疑贯通》八卷。元代科举

  • 山志

    六卷。清王宏撰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宏撰字无异,号山史,陕西华阴人。明南京兵部侍郎之子,少与兄互相师友,博雅能古文。康熙十八年(1679),举博学鸿儒。著有《周易筮述》八卷、《十七帖述》一卷、《正学偶见

  • 乐律义

    一卷。后周沈重撰。辑佚书,清马国翰辑。沈重字德重,吴兴武康(今浙江湖州市)人。其博览群书,善诗、礼及左氏春秋。初仕梁,为都官尚书,后被征入周。诏令讨论五经,并校定《钟律》,授骠骑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。

  • 朱子奏议

    十五卷。朱吾弼编。朱吾弼,明代高安(今江西省高安县)人。字谐卿,号密林。万历乙丑(1589)进士,官南京御史,有直声,时因抗章申理,忤权贵,遂移疾去,后召为大理右丞,齐楚浙三党用事,吾弼复辞疾归。熹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