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阳城县志

阳城县志

①十六卷。清杨善庆修,田懋纂。杨善庆字必干,湖南兵阳县人。举人出身,乾隆十七年(1752)任阳城知县。按阳城县志,自创修于明嘉靖后,入清以来,顺治一修,康熙二修,此为三修。此书为四修。《阳城县志》乾隆二十年(1755)刻本。此志体例简明,对旧志舛错脱漏做了不少补充订正。然立目而不分纲,未为尽善。②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赖昌期修,潭沄、卢廷壶纂。赖昌期字际云,湖南善化县(今长沙)人,同治七年(1868)任阳城县知县。《阳城县志》同治十三年(1874)刻本。全书十八卷首一卷,分为:卷一建置沿革;卷二天文;卷三至卷四方舆:山川、城池、疆域、关隘、津梁、形胜、古迹、官署、坛庙、冢墓;卷五赋役:风俗、税课、丁户、里甲、物产;卷六学校;祀典、图考、乐谱、舞容;卷七职官:表、传;卷八至卷九选举:科甲、武科、仕籍、荐辟、褒恤;卷十至卷十一人物:宦业、忠节、孝友、文苑、义行、隐逸;卷十二至卷十三列女;卷十四至卷十七艺文;卷十八兵祥、杂志。卷首有图、序。此志较旧志内容丰富,考核精审、体例完善。该志可称之处有三:一是采用开方计里法绘疆域图,纠正了前志“建置沿革”中的错误;二是职官分类直书为一表总览,又节省篇幅,又一目了然;三是物产类,不作类目式的简单罗列,而是详略适宜,主次分明,既指明产地、用处、又详明来由。此外志中记载了明末王嘉胤、紫金梁等农民起义军在阳城活动情况,有一定参考价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林卧遥集

    三卷。清赵吉士(1628-1706)撰。作者生平详见《万青阁全集》辞目。是集凡三卷,为赵吉士叠韵之作。赵吉士由户科给事中被罢职闲居于宣武门西之寄园,适逢金坛自汉翔赠诗四首,吉士依韵酬答。此后,凡遇他题

  • 论语包氏注

    一卷。东汉包咸(生卒年未详)撰。咸字子长,会稽曲阿(今浙江绍兴)人,少为诸生,受业长安。师承博士右师细君,学习《鲁诗》、《论语》。官至大鸿胪。咸所作章句,用张禹说。然其书隋、唐《经籍志》都不著录。幸为

  • 大宋重修广韵

    《广韵》的全称,见“广韵”。

  • 检心集

    十四卷。清闵则哲(生卒年仕履不详)撰。闵则哲字睿先,应山(今湖北省应山县)人。《检心集》是闵则哲的一部杂编之作,以语录讲义杂著与杂文参错成书,包括《说书管见》四卷,《又说书》一卷,《订学肤言》二卷,《

  • 双桂集

    六卷。明徐墺编。徐墺江苏无锡人。生平履迹不详。是集录其祖徐环父徐允之诗。环字伯枢,元兵部侍郎徐宪之子。洪武间,常以茂才荐,擢上元县主簿,终临桂县丞。所著有《临桂集》。允字邦孝,所著有《水南集》。墺合为

  • 弇州山人年谱

    一卷。清钱大昕(见《廿二史考异》)撰。该书记明朝王世贞事迹。王世贞为一代通儒,大至朝章掌故,下至词典书画,无不熟悉精详。此谱条理分明,考证精严,颇可征信。大昕共作五谱,即洪适、洪迈、陆游、王应麟、王世

  • 谢耳伯诗集

    八卷。《文集》十六卷。明谢兆申(约1624年前后在世)撰。谢兆申,字伯元(一作保元),号耳伯,又号太弋山樵,福建邵武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中贡生。前有其乡人曹能始序。黄居中序称,“其平生喜交异人,购异书

  • 屏南县志

    ①八卷,首一卷,清沈钟纂修。沈钟,号鹿坪,江南武进(今江苏武进)人。康熙举人。乾隆元年(1736)任屏南县知县。建置经营,心力交瘁。罢官后囊中空空如洗。时有政名,以廉著称。沈钟任县令后,立意修志,几经

  • 金冬心先生集

    十四卷。清金农(1687-1763)撰。金农,字寿门,又字司农、吉金,号冬心先生、稽留山民、曲江外史、昔耶居士、心出家庵粥饭僧等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少受业于何焯,并与丁敬等相交。乾隆元年(1736

  • 宗人府则例

    三十一卷。清世铎等奉敕撰。世铎,礼亲王。为礼烈亲王代善之九世孙,道光三十年(1850)袭爵,历任御前大臣,军机大臣,宗人府宗令。是书分为天潢宗派、封爵、仪制、教养、考试、授官、优衅、职制、律例九类,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