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阳山志

阳山志

三卷。明岳岱撰。岳岱,邺郡人。阳山在苏州府城西北三十里。高八百五十丈。周围四十五里。东面阳,故名曰阳山。盖取山之东为朝阳,山之西为夕阳之义。以其远观有四面飞动之势,又名之为四飞。越绝书夫差自杀,越人葬之卑犹,亦即此山。阳山有十二峰,以南北中三峰较高,名胜古迹亦较多。《阳山志》明传抄本,共三卷。分为十篇。一曰山势。二曰泉石。三曰台洞崖壁。四曰古迹。五曰寺庵庙。六曰草木。七曰药产。八曰堂墅。九曰饮食。十曰诗文。每篇首叙其旨,而终赞之。兹篇载古迹甚详,如周襄王时神女葬地,龙母冢,丁令威宅等。其记有关吴王夫差之古迹最详。谓夫差杀子胥后,游于姑苏台。作一怪梦,请公孙圣解。圣直言其错杀人。夫差怒而杀圣,葬于阳山。后夫差败走阳山,死前念圣之言,三呼圣,圣于空中三应之。综观全书,凡记古之传说者,文字最生动。余则文字平平,勉强可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官传

    一卷。汉马融撰,清马国翰辑佚。郑玄师事马融,汉人家法,称述师说不嫌蹈袭,故郑玄《周礼注》不复别白马氏之说。但是郑玄于马氏之说有取者,有不取者。取者,如马注“立其两”:“立卿两人”;“以媺诏王”:“告王

  • 古周易订诂

    十六卷。明何楷(生卒年不详)撰。楷字元子,晋江(今福建晋江)人。天启五年(1625)进士,官至吏科给事中。明亡后唐王聿键在福建起兵,以楷为礼部尚书,后为郑芝龙所排挤,愤恚而卒。此书成于崇桢六年(163

  • 履斋示儿编

    见《示儿编》。

  • 东林山志

    二十四卷。清吴玉树撰。吴玉树,字灵圃,浙江归安人。东林山,又名锦屏山,在湖州府治东南四十五里。山自天目分脉,蜿蜒而来,突起于菰蒲溪泊之中。三峰鼎峙,而中峰最高。葱郁深秀,峰峦如锦。《东林山志》铅印本,

  • 周易义海撮要

    十二卷。李衡(1100——1178)撰。李衡,字彦平,自号乐庵,两宋之际江都(今江苏扬州南)人。绍兴二年(1132年)进士,为官梗直,专以诚意教化人民。以秘阁修撰致仕。著有《周易义海撮要》、《乐庵遗书

  • 证治要诀

    十二卷。明戴原礼(详见《推求师意》)撰。此书以“要诀”为名,义在简明,约成书于正统六年(1441),又名《秘传证治要诀》。全书分十二门,分别为:诸中、诸伤、诸气、诸血、诸痛、诸嗽、寒热、大小腑、虚损、

  • 北宋椠春秋公羊疏残本校勘记

    一卷。刘承干(1881-1963)撰。承干字贞一,号翰怡,别署求恕居士,浙江上虞人,迁居上海。喜校刻古书,刊有《嘉业堂丛书》、《吴兴丛书》、《求恕斋丛书》、《留余草堂丛书》、《希古楼金石丛书》等,编有

  • 陶情稿

    四卷。明易恒撰。易恒,字久成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生卒年不详。洪武中应荐至京,以老罢归。此编诸诗以古今体类次,既无纤巧秾媚之失,又无刻画雕虫之述。在明初吴中高杨诸杰外,别成一派。人谓:“五言古体优柔

  • 闻钟集

    无卷数。清劳大与(生卒年不详)撰。劳大与字宜斋,浙江石门人。顺治举人,官至永嘉教谕。著有《瓯江逸志》一卷。《闻钟集》是载辑前人格言懿行,分五集,每集前有自序,后附有子作的跋。书末附《儒门功过格》、《尝

  • 易学饮河

    八卷。明张纳陛撰。纳陛字以登,号文石,江苏宜兴人。万历十七年(1589)进士,官至礼部主事,详情附见《明史·顾允成传》。该书只解上下经,每卦都注明互体,却并不怎么阐发互体之义。如解“亢龙有悔”,取邹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