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陈东之经说

陈东之经说

一卷。清陈潮撰。潮字东之,江苏泰兴人,道光辛卯顺天举人,居京师,与大兴徐松相好,客居其家,卒年仅三十五岁。友人杨亮辑其遗稿,编成此书。计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毛诗》、《春秋》跋各一篇,杂记三十四则,附《金山泉悔堂记》一篇。当时常州二庄之学正盛行,人们都非斥古文经,所以陈氏亦不免沾此风气。其《尚书跋》称:“逸篇十六,既无训解,并不列其经文。疑马、郑古文即取夏侯等经,采掇古文异字而为之说,本非安国所传。近儒专据马、郑以阐古文,未为知言。”按陈氏不径直以马、郑所注为真古文,自有其不同于孙星衍、王鸣盛的见地。其《毛诗跋》断小序为卫宏所作,郑玄不能是正。后儒因为尊郑,故并尊序。按,郑玄与卫宏略同时,何至误宏为子夏?范书称卫宏“从谢曼卿受毛诗,遂作《毛诗序》,善得风雅之旨,今行于世”等等。后儒谓范书“善”字当作“义”,即以此字断句,作“《毛诗序义》”,卫宏所作乃是《毛诗序义》。虽然此误不始于陈氏,但他也不免有疏于考证之失。其《春秋跋》,认为:“左氏于经外自成一家之言,离经以读左,左氏实完书。传傅经以读左,左氏几破甑。”按,此说既不盲从刘歆左氏传春秋的观点,也不菲薄左氏,为一家之说。至于杂记诸条,大都属于声音训诂,亦多精核。此书为刘师培所藏,末有师培跋,称刘逢禄所著《诗声衍》,半为陈潮所补苴,其条例廿一,陈氏补其三,并作了跋文。这些均宜补入。又按,师培所藏原题“文抄”,宜改为“经说”,以副其实。有国粹学报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可传集

    一卷。明袁华(1316-1382)撰。袁华字子英,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少时聪颖非凡,读书记诵不忘,工诗,尤长于乐府。洪武初,授苏州训导。后因其子获罪,因累逮系死于南京。著有《耕学斋诗集》十二卷,《可传

  • 云合奇踪

    见《皇明开运英武传》。

  • 释迦方志

    四卷。唐代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四分律合注戒本》辞条。《释迦方志》一书,道宣作于永徽元年(650),全书载文共有八篇,一、统摄篇,二、中旁篇,三、遗迹篇,四、游履篇,五、通局篇,六、时住篇,七、

  • 唐人说荟

    六集,一百六十一种,一百六十九卷。清陈世熊编辑。陈世熊为乾隆时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字莲塘,一说号莲塘居士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《唐人说荟》旧有桃源居士辑本,集书一百四十四种,桃源居士不知何许人。陈世

  • 郭华野年谱

    一卷。清郭廷翼编。廷翼字虞邻,号啸庄,附贡生。著有《南行日记》。为谱主之子。谱主郭琇(1638-1715)字华野,山东即墨人,康熙九年(1670年)进士,历任吴江知县、佥都御史、左都御史等职。曾参劾大

  • 还砚斋周易述

    四卷。清赵新撰。赵新字又铭。福建侯官人。咸丰壬子(1852)进士。官至陕西储粮道。著有《还砚斋全集》。此书不全。上经只注二十八卦,下经只注十一卦。注释以钦定《周易述义》为主要依据,每卦之下先列述义之说

  • 啸入新篁一里行,万竿如瓮琐龙泓。惊巢翡翠无寻处,闲倚云根刻姓名。

  • 钦定巴勒布纪略

    二十六卷。清乾隆帝敕撰,方略馆编纂。记第一次西藏和巴勒布边境事件。乾隆五十三年(1788)三月,巴勒布(今尼泊尔)贵族都尔萨野与西藏地方势力勾结,侵占西藏聂拉木、济咙、宗喀等地,西藏告急。清廷命侍郎巴

  • 孙庞斗志演义

    二十卷。明本题“吴门啸客述”。复有题“澹园主人编次,清修居士修订”者。作者真实姓氏不详。书成于明末崇祯年间。长篇历史演义小说,叙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的故事,又名《前七国志》。书二十卷二十回,每回有偶句题

  • 嘉应平寇纪略

    一卷。清谢国珍撰。国珍,生卒年不详,广东嘉应(今梅州市)人。同治三年(1864)太平天国都城天京(今南京)陷落后,太平军余部在李世贤、汪海洋等人率领下,进逼福建、广东,在同治四年(1865)十月攻破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