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音切谱

音切谱

二十卷。清李元撰。李元(?-1816)字太初,号浑斋,京山(今湖北京山县)人。乾隆三十六年(1771年)举人。尚著《声韵谱》、《春秋郡国考》、《五礼撮要》、《易学集解》等,所著仅《音切谱》、《声韵谱》传世。是书卷一为《字母》、《四等》;卷二为《反切》、《五音》;卷三至卷九为《列韵》;卷十为《韵摄》;卷十一至卷十六为《通纽》;卷十七为《互通》;卷十八为《通韵》;卷十九为《古韵》;卷二十为《今韵》、《四声》、《通协》。卷首自序云:“余读等韵,得开合正副之法,因取反切之在《广韵》者参互配比,以承其流;复取秦汉而上之书,以究其源,辑为《音切谱》,循前书之成例,窥古哲之用心。”此书是一部内容繁复的音韵学论著。其《四等》云:“四等者,开合正副也。正音近喉,副音近齿,正音缩舌,副音伸舌,正音重浊,副音轻清。开口正音俗称开口音,开口副音俗称齐齿音,合口正音俗称合口音,合口副音俗称撮口音。”这是“以呼为等”的典型说法。其等第图,就是用这种“以呼为等”的观念来处置字音的。图中横列三十六字母,分三十六行,纵列十四韵。十四韵的代表字是迦、冈、庚、庚、裓、高、该、械、根、干、根、干、钩、歌。其中庚、根、干韵重出,所以十四韵实只十一类。李氏虽然使用三十六字母,但他将原属全浊音的平声字列入送气清音,将不送气清音的仄声字列在全浊音项下,表明当时的实际语音中,全浊音已按声调的不同变为清音。入声字“热烈”等,李氏将它们与“耶些”等非入声字混列,表明他不保留入声。李氏又列“刘鉴《切韵指南》四等法”一图,也按开合正副的格式来安排字音,形式与上图相同,只是所列的字不一样,是把《切韵指南》所列的字套入本图。是书《列韵》一节发明较多,该节以母统字,审其正副,辨其开合,考其偏旁,单者删之,阙者补之。兼采顾宁人、柴虎臣诸家之说以附之。本节列一韵图,此图像一个同音字表。他照《广韵》的反切、诗韵的收字,按韵部分列,每行上列声母及开合正副,下录所辖各字,字下注明切语。《韵摄》一节列两种图,一种叫“十六摄分二百零七部四声四等图”,另一种叫“十六摄分三十六母四声四等图”。李氏还列有一个“新定古韵十六摄图”。《通纽》一节汇辑见于经籍中之通假字,颇有参考价值,此编按各母韵次第编次先后,即此可以考见古人字通音谐之条例、本字借字间的声音关系,皆符合古今声韵流变规律,非泛而无所归也,如照知共域、穿彻同条、敷入非、娘归泥、麻部两析、支韵三分等,皆能竟委穷源,贯穿古今,发前人之所未发。李氏著作议论与图谱结合,内容繁杂,既想表现“时音”,又欲调和“古音”,因此往往进退失据;至误以诗韵为沈韵,犹袭明人之谬而未尝深考,尤当为之刊正者也。是书有嘉庆二年(1797年)家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泠集

    十二卷。明蒋山卿(1486-?)撰。蒋山卿,字子云,号南泠,仪真(今属江苏仪征)人。明代诗文作家。正德九年(1514)进士。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。蒋山卿善诗文,弘治十八年(1505),他去金陵访顾璘、朱

  • 蕉声馆全集

    三十四卷。清朱为弼(1747-1817)撰。为弼,字右甫,号茮堂。安徽休宁人。嘉庆进士,由主事擢御史。累官至漕运总督。为官清廉,有政绩。林则徐比之于清端。时漕政积坏,为弼剔弊兴漕,行之称便。为弼公余不

  • 梅花草堂笔谈

    十四卷、二谈 六卷。明张大复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大复,字玄长,昆山(今江苏省昆山县)人。其生平事迹不详。曾撰有《昆山人物传》、《昆山名宦传》、《梅花草堂笔谈》、《闻雁斋笔谈》、《梅花草堂集》等书。此书

  • 方言考

    五卷。又名《古方言书目录》,崔骥编。分五类:(1)扬雄《方言》之属八种;(2)《续方言》之属九种;(3)俗语考证之属十三种;(4)《新方言》之属四种;(4)地方方言之属十三种。此书载于1932年《图书

  • 祝氏事偶

    十五卷。明祝彦(生卒年不详)撰。祝彦字元美,山阴人。万历元年举人。本书采辑古代史传中记载古今事迹相同的内容,模仿《世说新语》的门目,分条引录,按类编次。旧目录所不能包括的部分,又分为天、地、人三部排列

  • 诸儒文要

    八卷。不著编辑者名氏。所录周、程、张、朱及陆九渊、张栻、杨简、陈献章、王守仁十家之文,共八十篇。而朱子与守仁居其半,皆讲学之言。《四库全书》列为存目。

  • 家范

    十卷。宋司马光撰。是书卷目与《宋史·艺文志》、《文献通考》相同。首列《周易·家人》卦辞,及节录《大学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尧典》等诸篇之语为全书之序。以诸经治家之语为纲领,其大旨归于义理。全书十九篇,皆用裒

  • 薛文清集

    二十四卷。明薛瑄(1389或1392-1464)撰。薛瑄,字德温,号敬轩,河津(今属山西)人。官至礼部右侍郎。谥文清。性刚直,曾因融怒王振下狱。学宗程东。其修己教人,以复性为主,有“河东派”之称。但认

  • 读书考定

    三十卷。明陈良儒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良儒,字稚修,湖北人。崇祯中由荫生官光禄寺典簿。著有《茹古略集》、《读书考定》等书。此书共三十卷,分天象、时令、地舆、人物、仕籍、行谊、肖貌、人事、书籍、法教、方使

  • 经国雄略

    四十八卷。明郑大郁编订。郑大郁字孟周,温陵(福建泉州的别称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是书有“天经考”三卷,“畿甸考”五卷,“省藩考”四卷,“河防考”四卷,“海防考”三卷,“江防考”三卷,“赋徭考”三卷,“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