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风筝误

风筝误

清李渔撰。其生平见《闲情偶寄》条。此传奇是一出以风筝为姻缘的喜剧。韩生为其友人戚生画风筝,并在风筝上题偶感一诗。此风筝落入原西川招讨使詹武承小妾柳氏院中,柳氏让其才女淑娟和诗于后。韩生得风筝后猜想和诗者必为詹家貌美多才的淑娟所和,甚喜,又再做风筝再题诗于上,再断落入詹家。谁知此次风筝落到詹家另一妾梅氏院中,为梅氏貌丑才劣之女爱娟所得,爱娟获之欲与风筝主人私通,乳母为之设计,让二人夜间密会。韩生以为是才女淑娟,喜而赴约,暗中密会,再求其和诗,丑女爱娟不能和,适乳母持烛来,照见其貌甚丑,举止亦粗俗,韩生惊而逃归。韩生后入京应试中状元,戚生父亲为詹之好友,詹复官征边时托戚为二女完成婚事。戚生父以戚生为丑女爱娟之婿,结婚之夜,爱娟以为戚生为原密约会之韩生,今见戚生比韩生老,问故戚生,泄漏曾与人私通事,戚生请问其母,梅氏为女谢罪,并许蓄妾条件,才俱完婚。爱娟为买戚生欢心,见戚生为其妹淑娟动心,就欲为戚生穿和,让淑娟来其家观牡丹,后故意离开,戚生自隐处跳出欲调戏淑娟,淑娟以剑护身,终免毒手。韩生中状元后入詹府。詹武承知其为来结婚,欲以次女淑娟相许。韩生以为是丑女爱娟,固辞不答应。后韩生因恩人戚生父规劝,才答应结婚。婚夜,淑娟含羞掩面,韩生未识其面,以为是丑女,就不与其同房,淑娟告之于母,柳氏责问韩生,韩生说出原由,柳氏知其误认,让淑娟与其相见,韩生惊其美,欢喜合婚,后一家团聚时,真相大白。柳氏责梅氏不慎,梅氏谢罪。柳氏为其保密,待詹承武主人归家后,一家团圆。此剧结构严密,关目布置甚工,宾白吞吐之得宜,技巧上甚有可称道处。日本青木正儿评此剧“类似儿戏”,“趣味低级”,“以争男为写固可,然往往坦然出露骨之秽亵语,有损雅意也。”“以喜剧而言,则滑稽趣味不足,以风情剧而言,情味缺乏,此不过为一种滑稽搅乱之风情剧,遂堕恶趣。”此一评价失之过苛,此剧虽乏深意,但仍不失为情趣较佳之喜剧。作者运用巧合、误会手法结撰喜剧情节的技巧达于极致,为我国优秀古典喜剧之一。有清初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书集传

    六卷。宋蔡沈(1167-1230)撰。沈字仲默,号九峰,元定之子,建阳县(今属福建)人。沈少学于朱熹,年仅三十,遂弃举子业,专心研究理学;元定谪道州,沈从之,与父常以理义自娱;元定去世,沈徒步护丧归。

  • 春秋义疏

    无卷数。清蒋家驹(详见《尚书义疏》)撰。此书以胡安国《春秋传》之说为蓝本并融入自己的看法,然而既未能避免胡《传》牵强苛刻的弊病,作者自出之新意也往往流于穿凿臆断;且作者理路似欠明晰,多有“后文每事示讥

  • 三滩记

    一种,清陆次云撰。陆次云,字云士,浙江钱塘(今杭州市)人,康熙间举博学鸿词官江阴知县,有惠政。著述甚富。著有《湖儒杂记》、《澄江集》、《玉山词》等三滩为五溪之险滩,名为猛虎跳涧、满天星、大王滩。五溪之

  • 听园读左随笔

    二十卷。清李艺元撰。艺元,长沙(今湖南长沙)人。该书是作者研读《左传》的心得体会,笔录而成。不录经传全文,有所论说,就分条罗列。对《左传》中的经义、文字训诂、人名地名有所考订。该书卷首至卷八为《测义》

  • 马氏文通

    见《文通》。

  • 栋峰遗稿

    二卷。明曾梧撰。曾梧,字于易,江西广昌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正德十六年(1521)进士。官至常州府知府。该集文冠以应诏疏,反复申明合祀天地之说。有文一卷,诗一卷。初刻于嘉靖年间,后毁于火。天启辛酉(162

  • 论性书

    二卷。清代魏裔介(1616-1686)撰。此书摘录《书》、《易经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左传》、《礼记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老子》以及唐宋以来儒学著作中有关论述性理方面的内容,并附有作者关于性理

  • 四书约旨

    十九卷。清任启运撰。任启运详《周易洗心》条。此书是作者就平时与门人讲论之札记加以整理而成,乃为举业而作。书中除阐发义理之外,亦间有考证。

  • 楼山诗集

    六卷。清王恕撰,王恕字中安,四川安居(今四川遂宁)人,生卒年不详。康熙六十年(1721)进士。改翰林院庶吉士。人评其诗蕴之醇、扬之清,此书前有黄之隽,沈大成序,共收诗三百四十首,是书有光绪二十年京师刻

  • 兴安县志

    十六卷,首一卷,清李宾阳等纂修。李宾阳,广西临桂人,同治五年(1866)任兴安知县。此志除李宾阳亲自纂修外,参加纂著的有赵松友、陈寿田等人。《兴安县志》同治十年(1871)刻印。此志体例遵照省宪所颁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