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Yán

严姓来源有五个。一,源于庄姓。严氏本为庄氏,战国时楚王侣,谥号为庄王,其支庶子孙遂为庄氏。东汉时,汉明帝为刘庄,为避皇帝的名讳,令庄氏改姓严氏(庄、严两字近义)。西汉时的庄光后改为严光。魏晋之际,严氏有恢复庄姓的,形成庄、严二分。二,以封邑名为氏。秦有严君疾,受封蜀郡严道县(今四川荥经),其后人就以邑为氏。三,以国名为氏,据《姓考》所载,古有严国,国人以国为氏。四,出自丁零人姓氏。据《晋书》所载,后燕慕容盛时丁零人有以严为姓者。五,出自少数民族姓氏。满、彝、土、锡伯、朝鲜等族均有严姓。

严姓主要由庄姓改姓而来。东汉时,严姓多居山东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一带,四川、云南、贵州一带也有严姓居住。魏晋时,北方严姓多居于陕西、山西、河南、甘肃等地区,其中陕西、甘肃两地严姓最多。但随着后世战乱,严姓南迁,中原严姓逐渐沉寂,而南方严姓日益发展壮大。明清时期,严姓多居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苏、福建沿海一带,云南、广东等地亦有少数严姓居民。明代,有山西籍严姓由大槐树迁到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安徽等地。清康熙年间,严姓始有一部分从福建、广东等地入台。今日严姓以湖北、江苏、浙江等省居多。

严姓历史人物如严羽,宋代文学批评家,代表作品是《沧浪诗话》。严嵩,明弘治年间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,把持朝政二十多年,骄逸专横。严复,福建福州人,清代启蒙思想家、翻译家。

严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十七位。


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,后汉庄光避明帝讳并改为严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楚庄王后,以谥为氏。避汉明帝讳改为严。魏晋之际,有复本姓者,故有严、庄二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谥为氏》)

▲<汉>严忌,吴人,辞赋家。<唐>严挺之,华阴人,太府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客列木臣

    读音:Kèlièmùchén/Keremuci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。源出居于巴尔忽真·脱窟木地区的客列木臣部落,以部为氏(384)。

  • 烏查

    读音:Wūzhā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监生莫墨立之妻为乌查氏(260)。又,清满洲正黄旗中有武扎氏(259),正白旗满洲护军佛保之妻为吴占氏,正蓝旗满洲前锋护军巴秋之妻为吴查氏,正黄旗满洲骁骑校坑色之妻

  • 读音:Chéng【源】 丞为官称,因官而氏(63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汉书》收载,亦见于王述民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。未详其源。“汉有丞德”。

  • 揚干

    读音:Yánggā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为“扬千”或“扬于”之讹。)

  • 泰瑚特

    读音:Tàihét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吉林乌拉(23,63,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吉林、乌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 作“泰胡特”。

  • 獨孤

    读音:Dúgū【源】 ①其先本姓刘,出自汉光武子沛献王辅之后,裔孙渡辽将军进伯败没于匈奴,囚之独山下,生尸利单于,为谷蠡王,号独孤部。六世孙罗辰,从北魏孝文帝徙洛阳,为河南人,初以部为氏,见《唐书·宰

  • 折蘭

    读音:Shélán【源】 合短兵杀折兰王,见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。折兰,匈奴人姓,今鲜卑中兰姓为其后(60,62,),其后支孙亦有折氏(60)。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姓氏词典》俱收载

  • 读音:zhù【音】今亦音豆(Dòu)(73,91)。 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9)和《纂文》(7,11,22,60)。 【望】河南(17,418), 【布】大陆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、

  • 談佳

    读音:Tánjiā【综】清镶白旗满洲护军富祥之妻为谈佳氏(260)。

  • 塞克圖

    读音:Sàikètú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土默特、科尔沁等地(23,63,260)。【人】清正黄旗满洲马甲林住之妻为塞克图氏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土默特及科尔沁等地方,为蒙八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