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且
【综】 唐时有久且洛生,为廓州(故治在今青海化隆西)刺史,贞观三年破羌人拓跋赤辞,见《唐书·党项传》(21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唐书·党项传》注云: “唐有久且洛生,为廓州刺史,破羌人拓跋赤辞。”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音jiǔqiè,不从; 《姓氏词典》则音jiǔjū,录以备考。
【综】 唐时有久且洛生,为廓州(故治在今青海化隆西)刺史,贞观三年破羌人拓跋赤辞,见《唐书·党项传》(21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唐书·党项传》注云: “唐有久且洛生,为廓州刺史,破羌人拓跋赤辞。”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音jiǔqiè,不从; 《姓氏词典》则音jiǔjū,录以备考。
读音:Wù《汉语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扤,楚扤之后。” (按:扤或作“祷杌”,是“扤”姓,或与“
读音:cù【源】滕后有䥄姓,见《路史》(86)。亦见《姓苑》(17)、《康熙字典》(80)。【变】《世本》作错,见《姓氏寻源》(86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清张澍《
读音:A-nà【综】 彝族姓。云南昆明、巍山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y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东夷牟奴国之帅姓逸(60,61)。牟奴国即牟子国,为祝融之后,在今山东蓬莱东南(62)。【布】 北京、辽宁、沈阳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逸芝惟,晋时牟
读音:chì léi【源】 代北姓(12)。一说,即叱卢氏,古雷字音与卢同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《姓氏寻源》: ‘即叱
读音:Gǔlài【综】 系古、赖二姓合成。台湾台北、基隆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
读音:Dōngyě【源】 周公之裔,春秋时鲁公伯禽之第三子鱼,即鲁季平子,食采于东野,遂以为氏(21,60)。【布】山东新泰有此姓(359)。【人】东野春,宋时殿中丞(7)。东野武,明时山东人,东野鱼
读音:Hèzhé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赫车氏(256),镶黄旗满洲护军都义格之妻为和折氏(260),〔赫车〕、〔和折〕等似均为赫哲之异译。清代满族
读音:Yìdàn【源】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或即哒氏。
读音:Wúzhōng【源】 ①系自偃姓。春秋时晋大夫舒鲍无终之后,见《世本》(60,62)。 ②系自姬姓。周景王之孙封于无终,为子爵国(故城在今河北玉田),子孙因氏(17,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