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乙旃

乙旃

读音:yǐ zhān

【源】 ①北魏时高车部(即铁勒,汉时称丁零)有十二姓,其第三姓为乙旃氏(27,60,70)。②鲜卑人姓。北魏献帝以叔父之后为乙旃氏(7,9,12,21)。【变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乙旃氏为叔孙氏(9,12,17)。【人】 乙旃音埿,东晋十六国时西秦大单于乞伏国仁之左丞相(7,21,27)。乙旃达宫,北魏恭帝时人,蠕蠕族,见《周书》(242)。

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或出自鲜卑之拓跋姓。郑樵注云:“后魏《官氏志》:献帝命叔父之裔为乙旃氏。是为十姓。见《长孙氏谱》; 孝文改为叔孙。”② 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高车十二姓三曰乙旃氏。”

西秦有乙旃音埿,乞伏国仁之将,又为左相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Ruò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wǒ【源】 春秋时齐公子子我之后有我氏(60,62)。【望】 睢阳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西宁都有此姓(280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春秋齐公子子我之

  • 布薩

    读音:Bùsà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源出金时女真人姓仆散氏。世居瓦尔喀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林氏(180)。②清镶红旗满洲马甲乌令厄之妻为布察氏(260),驻防珲春正白旗中有

  • 读音:bǐ【源】 古有鄙国,后因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鄙,古国,后以为氏。” 又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云: “周朝有

  • 读音:Là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正輿

    读音:Zhèngyú【综】 春秋时,鲁襄公二年,齐侯伐莱,莱人使正舆子赂,夙沙卫(齐国宦官)以索马牛皆百匹,齐师乃还,见《左传》(21,26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

  • 读音:Péi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公甫

    读音:Gōngfǔ【源】 春秋时卫公族有公甫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解》亦收。当与“公父”同。《左传》鲁公

  • 有男

    读音:yǒu nán【源】 系自姒姓。禹后分封,有有男国,子孙以国氏(7,9,12,17)。 【变】 亦作有南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姒姓。《史记》: 禹后

  • 读音:hán【源】 ①黄帝之臣寒哀作御,见《世本》。为寒姓之始(60,62)。②夏时诸侯寒促之后,见《氏族大全》(6,12,17,60)。一说,寒,夏时妘姓之国,见《路史》。故城在山东潍州(即今潍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