伩
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系文氏所改,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系文氏所改,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Ē'èrlà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,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有万户博尔术,姓此氏。”或音ā'érlà
读音:Tǔlè’ān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沧源岩帅上班老(161)。
读音:Mǎyāo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《总论·改氏》 载: “马夭氏改为马官氏。”(按: “马夭”,疑乃 “马矢”之误。矢、夭形近而讹;马官氏,当为马宫氏之误。汉代有马
读音:duǒ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②非汉族姓,俗作〔朶〕(63)。或系元人朵儿赤、朵耳麻,朵颜之后(60,62)。【布】 甘肃临夏(62)、民乐(378)、山西汾阳(278)、江西
读音:Jǐ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,60)。出于锦官之后(60,62)。【布】浙江上虞(279)、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台湾台北(64)、山西右玉,贵州丹寨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锦被,汉
读音:Jiā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āngyán【综】 清正黄旗护军观音之妻为邦延氏(260)。
读音:kuí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24,60)。魁傀氏之后(60,62)。②春秋时酅魁垒之后(60)。酅,春秋时纪邑,故城在今山东临淄东。③清时满洲人姓(260)。【望】 江夏(17,41
读音:Mín【综】 原为缗氏,因避唐李世民之名讳,改为緍氏(80)。亦见《姓解》(9)、《集韵》(86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姓解》注云:“系缗姓分族。”
读音:Ěr【源】 ①尔朱氏之后,去朱为尔氏(60,62)。②蒙古族姓(344,369)。【望】 代郡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〕(91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