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Gěwǎyīěr鄂伦春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或以为姓。世居呼玛河流域。后改单姓“葛”。盖取葛佤依尔之首音谐“葛”而得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伦春族》。
读音:Lāsà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/Eh,O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Zhídiānlǐ【综】 金时女真人部落,其部在今黑龙江下游近海地方。以部为姓(426)。
读音:Tǔhè【综】 代北姓。北魏时有吐贺真(7,12,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:“后魏有吐贺·真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A-gétǎqì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(318)。
读音:Démǎgémù【源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读音:Xiāo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大夫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②取鸟名以为姓。如凤氏、鴞氏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63)。【人】鴞子,春秋时齐臣,见《吕氏春秋》(17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收
读音:Tuōtuōtè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57,61)。亦作〔托克托台〕(24)、〔脱脱里〕(399)。【人】 孛儿速(一作布尔哈苏),脱脱忒氏,元世祖之直宿卫(24,51,399)。子答答呵儿,脱
读音:zhì【源】 ①黄帝之子少昊(嫘祖所生)之裔封于雉(故城在今河南南召南),后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②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雉,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③系自子姓,殷后有雉氏(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