刹利邪伽
【综】 唐时南蛮波利国王姓刹利邪伽,名护路那婆(7,24,60)。亦作〔生利邪伽〕(7),误作〔刹剥邪伽〕(24)。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据《隋书·南蛮传》称: “南蛮婆利 (或作‘波利’)国王姓刹利邪伽,名护滥那婆。”
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音chàlìyējiā。又,伽,或音qié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刹剥邪伽”。
【综】 唐时南蛮波利国王姓刹利邪伽,名护路那婆(7,24,60)。亦作〔生利邪伽〕(7),误作〔刹剥邪伽〕(24)。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据《隋书·南蛮传》称: “南蛮婆利 (或作‘波利’)国王姓刹利邪伽,名护滥那婆。”
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音chàlìyējiā。又,伽,或音qié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刹剥邪伽”。
读音:Rìhóuluǒzǐ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阿杜尔仆家支(375)。
读音:Xi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7)。或为古善御者孅阿之后(60,62)。【望】 汝宁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古善御者孅阿之后。望出汝宁。” (按: 《中国
读音:Fù傅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,傅说的后裔。商高宗武丁在位时国势衰微,于傅岩(今山西平陆东南)找到傅说帮助武丁兴国,修政行德,使天下大治。后世子孙以居地为姓,形成傅姓。二是以
读音:Mǐzhī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云: “古西戎之裔,以部落为氏。”
读音:Duōluō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多啰〕(23,63)。
读音:ā rè黠戛斯,古坚昆国也,自言李陵之后,其君曰阿热,遂姓阿热氏,驻牙青山。(见《唐书·回鹘传》)
读音:zhào【源】 古人后照之后(60,62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湖南攸县(283)、湘潭(373)、山东新泰(359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照煎,春秋时燕大夫(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
读音:zuò【源】 ①周公之子,封于胙,是为胙伯。滑州胙城(故城在今河南延律北35里),是其国,后为南燕所并,子孙以国为氏(7,15,17,60)。 ②周公之子祭公之后有胙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
读音:zǐ hǎn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喜,字子罕,其后为氏,见《世本》(4,7,12)。②春秋时宋大夫乐喜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【变】 或作子轩氏,亦作罕氏(12,60)。历史上罕
读音:Cù【源】白狄,媨姓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。白狄,古族名,一作白翟,春秋时狄之一部,原栖息于今陕西延安,山西介休一带,后徙河北,后并于秦。 【变】亦作〔〕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