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海
【源】 古有刘河者,处于北海,其后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7,12,60)。【人】 北海子高,春秋时吴国大夫(12,21)。
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 云: “古有刘河者,处於北海,其后以为氏。”此当系出刘姓,乃以地为氏。北海,一说在今渤海湾; 或云即今俄国境内之贝加尔湖。
春秋时吴有大夫北海·子高。
【源】 古有刘河者,处于北海,其后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7,12,60)。【人】 北海子高,春秋时吴国大夫(12,21)。
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 云: “古有刘河者,处於北海,其后以为氏。”此当系出刘姓,乃以地为氏。北海,一说在今渤海湾; 或云即今俄国境内之贝加尔湖。
春秋时吴有大夫北海·子高。
读音:xī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息侯之国,其地在蔡州新息县(故城在今河南息县西南),春秋时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,60)。②系自妫姓。春秋时楚文王妃息妫是也(6,9,17
读音:Kuíjiā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夔佳氏(256)。
读音:Géwùlè【综】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富哈之妻为格兀勒氏(260)。
读音:Yǒngbāng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中课,永邦系地名,以地为姓(160)。
读音:Zhūnuó【源】 朝那为西夷小国,以国为氏,其单姓为那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)。朝那,一作〔朝郍〕(21),汉置县,故城在今宁夏固原东南。或以地为氏。朝音株(Zhū),那音傩(Nu
读音:Tuōhéluò清代满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。清咸丰时兵部尚书穆萌,姓此氏。”“托和洛”当即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载“托和罗” 之别译。参见
读音:A-gēng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凉山地区普格有此姓(210)。
读音:Fǎng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访式,唐时吴人,进士,知洪、筠二州,官至转运使(15,21,24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。
读音:Kèlìx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云: “天竺姓”。咥,或音dié。
读音:Àiyì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爱珲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张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爱珲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改为单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