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南宫

南宫


读音:Nán gōng

南宫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周文王“八士”之一有南宫括,其后以南宫为姓。二是春秋时,鲁国大夫孟僖子的儿子仲孙闵,居住在南宫,他的后代遂以居住地地名命姓。三是春秋时鲁国有个叫阙的人,因居住在南宫,遂以南宫命姓。

南宫姓郡望居于河南郡(今河南洛阳一带)、鲁郡(今山东曲阜一带)。

南宫姓历史人物有南宫括,周文王四友之一,辅佐周文王、武王兴国灭纣,功勋卓著。

南宫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九十三位。


姬姓,文王四友南宫子之后。(见《尚友录》)

鲁有南宫阅,居南宫,因为氏。(见《世本》)

孟僖子之后,或言文王四友南宫子之后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▲<春秋宋>南宫长万。<宋>南宫靖一,南昌人,号坡山主人。


现行较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运城、黑龙江之嫩江县有分布。汉族、朝鲜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,孟僖子之后也。” 以地为氏。②又云: “或言文王四友南宫子之后。” 史称 “南宫括” 者二: 其一,周武王臣。武王灭纣,命括散鹿台之财、发钜桥之粟以赈贫乏。见《史记·周本纪》。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作“南宫适”,师古注谓“为文王四友之一”。其二,春秋鲁人,即孟僖子之子仲孙阅,以居南宫,因以为氏 (按: 故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世本》 称: “鲁有南宫阅,居南宫,因为氏。”) 字子容,亦称南容,孔子弟子,以智自将,世清不废; 世浊不污,读 《诗》 尝三复 《白圭》之章,孔子妻以兄女。见 《史记·仲尼弟子传》。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师古 (注)作“南宫縚”; 《家语·弟子解》 作“南宫韬”; 《论语·宪问》 作 “南宫适”。③《姓氏词典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云: “其先有食邑南宫者,以邑为氏。唐冀州南宫县 (今属河北),即其地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ǎn【源】 古帝颛顼玄孙彭祖之后有览氏(8,17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1)。【望】 彭城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彭祖之后有

  • 東閭

    读音:Dōnglǘ【源】 ①东闾,春秋时齐国门名,当时大夫以所居为氏(7,60)。②东闾为春秋时嬴姓附庸国,以国为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其源

  • 读音:Gū【源】 浙江吴兴(即今湖州)的别称为菰,战国时楚春申君在吴兴南25里处置菰城,或后人以地为氏。【布】 台湾台南有此姓(64,68,261)。

  • 读音:Yīn殷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子姓。周武王灭纣,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,商朝其他贵族子孙不得封者,以故国名为氏,称为殷姓。二是以水名为姓氏。因临殷水居住,其居民遂以

  • 子桑

    读音:zǐ sāng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大夫子桑伯子之后,见《论语》(6,12,17,21)。一说,子桑伯即《庄子》中之子桑樗(樗,一作扈,或户)(6,11,12,17)。②春秋时秦国公孙枝,字子桑,其

  • 读音:Lù【综】 颛顼帝之师有录图,见《正字通》(62)。上海、四川成都(91)、河南郑州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河北之尚义、山西之太原、甘肃之永登、湖南之益阳、四川之成都、广东

  • 胡西哈爾

    读音:Húxīhǎěr锡伯族姓氏,后或改单姓“胡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未详其他。

  • 總監

    读音:Zǒngjiān【综】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fǎ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汳水,即河南境内之汴水,居于汳水者以为氏(60)。【布】明时河南怀庆府(治所在今河南沁阳)(15,21,60)、今大陆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反涘,

  • 库傉官

    读音:kù rù guān库傉官氏改为库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《前燕录》有岷山公库傉官泥,生津,后燕太师、安定王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三字姓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