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Biàn

卞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曹姓。周文王第六子叔振铎的支庶子孙曹庄,在鲁国做官,被封于卞邑,时称卞庄子,他的后代就以“”为姓氏,相沿至今。以封邑名为姓氏。二是出自姬姓。相传黄帝的孙子名叫吾融,吾融的儿子姬明被封在卞国,史称卞明。后世就以国名为姓,即有卞氏。

卞姓早期即散布于今河南、河北、安徽、江苏四省。秦汉之际,卞姓有徙居山东北部及今江苏南部者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卞姓大批迁往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等地。唐末五代已有卞姓迁居四川。宋元,卞姓向福建、广东等地迁徙。明初,山西卞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北京、天津、江苏、安徽等地。清康乾年间及以后,卞姓入居东北三省。卞姓如今尤以江苏、四川、黑龙江、河南、山东等省为多。

卞姓历史人物有卞和,春秋时楚国人。相传他在荆山得一璞玉,两次献给楚王,都被认为是石头,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双脚。楚文王即位后,他怀抱璞玉,坐在荆山下痛哭。文王知后,令工匠剖开卞和之璞玉,果然是一块宝玉,遂称此玉为“和氏之璧”。卞壶,西晋大臣。为官廉洁俭朴,勤于吏事。领兵讨苏峻、祖约叛乱,死于战乱。卞彬,南朝齐文学家。有文才,好饮酒,以蚤、蜗、虾、蟆等为题作赋,又作《禽兽决录》,指刺权贵。卞敏,明画家。善画兰。常画竹枝兰草二三朵。亦善鼓琴。

卞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八十六位。


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有子龙苗,龙苗生吾融,吾融之子明,封于卞(故城在今山东泗水东之卞桥镇),称卞明,其后以国为氏(89)。商时汤臣卞随或其后也。一说,卞随之后有卞,见《姓源》(7,11,17)。 ②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择之庶子封于卞(故城同上),遂建族,子孙以为氏(6,7,9,12,15)。 ③卞为鲁邑,鲁勇士卞子(即鲁庄子,又称鲁仲孙速、孟庄子)为卞邑大夫,其后以为氏(60,89)。 ④满族姓(344)。【望】 济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姓人口0.02%。尤以江苏、四川、黑龙江、河南、山东等省多此姓。上述5省卞姓约占全国汉族卞姓人口72%。【人】 卞和,春秋时楚人,得玉璞献之楚厉王,厉王以为诈,刖其左足。复献于武王,武王亦以为诈,刖其右足。待楚文王即位,才识其玉,乃名和氏之璞,封卞和为零陵侯,和不受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黄骅、景县、阜平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,山西之太原,内蒙古之乌海,陕西之韩城,新疆之塔城、布尔津,湖北之老河口,福建之清流,广东之高要,贵州之普安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鲜族、蒙古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 云: “周曹叔振铎之后,其支子封卞,遂以建族。” ② “一云: 鲁庄子为卞邑大夫,后因氏焉。望出济阴。”

春秋时楚有卞和; 晋代有卞壶,尚书令; 明代有卞荣; 清代有卞永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夏

    读音:xī xià【源】 西夏为古国名。《穆天子传》:自阳纤西至于西夏氏。是以国为氏(60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穆天子传》注云:“古国名,‘自阳纡西至於西夏氏。’是以

  • 景丑

    读音:Jǐngchǒu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景丑之后。《孟子》有景丑氏(17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Dì/Dih【源】常因不良于行而姓䠠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62)。【变】亦作蒂、��(14,26)。【望】京兆(17,418)。【人】䠠

  • 读音:Rùn【综】同闰。台湾分闰、閠为两姓。台湾南投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、甘肃之舟曲等地有分布。此姓系韩城等地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(按: 闰,或同“闰”,与闰

  • 柯里莫娃

    读音:Kēlǐmòwá俄罗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俄罗斯族》 有载,其姓名构造的顺序为: 名、父名、姓,例如纳斯塔细娅·菲利波夫娜·柯里莫娃,“纳斯塔细娅”,女性之名,因而其父名、姓亦从

  • 左子

    读音:Zuǒzǐ【源】 春秋时齐公族之后有左子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源于姜姓。齐公族之后。”

  • 庚市

    读音:gēng shì【源】 居于庚市者以为氏,庚市即西市(60,62)。【人】 庚市子肩,《庄子》中人物(11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初见於《庄子》。其注云:“居於庚市者以

  • 读音:Bān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公子般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鲁公子般即春秋时巧匠鲁班,亦称公输班。或以为鲁昭公之子(61)。②回族姓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陕西彬县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

  • 吉資

    读音:Jízī【综】 彝族姓。巴哈倮姆、丁惹等家支均有吉资姓。属丁惹家支的亦称〔耶里吉资〕(375)。

  • 渾沌

    读音:Húndùn【源】 太昊(即伏羲)之良佐浑沌之后(12,15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浑屯〕、〔浑敦〕、混沌(60,62,91)。而作〔屯浑〕(6,7),误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