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ì

【源】 ①炎帝厉山氏之后(17)。②系自姜姓 。春秋时齐厉公之后(12,17,60)。③古厉国在义阳随县(今湖北随州)北之厉乡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1,60)。④三国时吴之宗氏,夏口都督孙秀,见恶于吴主孙皓,遂奔晋,孙皓追改孙秀之姓为厉氏,见《三国志·江表传》(12,17,60)。⑤唐宗室新兴王李晋参与太平之谋,被诛,改姓厉(15,60,69)。【变】 亦作��(12,21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望】 范阳(17,60,418)。【人】 厉温敦,汉时义阳侯(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、湖南之芷江、河北之黄骅、山东之平邑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蒙古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或作 ‘�� ()’, 姜姓。 《风俗通》: ‘齐厉公之后。’” 此以谥为氏。②郑樵又注:“ 《吴志》孙皓以孙秀奔魏,改姓厉氏。今东阳多厉氏。”③ 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云: “厉国,在义阳随县北之厉乡,以国为氏。” 古之厉国,当在今湖北随县北三十五里之厉山店。④又据 《唐书》 云: “唐玄宗改新兴王晋之姓曰厉。”则此由李姓所改。(按: 李晋与太平公主谋反,事发被诛,改其姓为 ‘厉’。)

汉代有厉温; 唐代有厉玄; 后梁有厉归真; 明代有厉升, 青田知县; 清代有厉鹗, 钱塘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惹幾

    读音:Rějǐ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韓甘

    读音:Hángān【综】 彝族姓。又称〔普跌耶布〕,四川马边、峨边、甘洛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Pǔ浦姓源自姜姓。春秋时,姜太公后人官晋国大夫,封于浦,其后代遂以浦作为姓氏。浦姓历史人物有明代人浦南金,博学多才,好古文辞,由归安教谕擢升国子助教。著有《诗学正宗》等。浦姓在《百家姓》

  • 读音:pén【源】 ①战国时盆成括仕齐,其子逃难,去成为盆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60)。 ②盆为春秋时齐邑,盆城子之后,以邑为氏(12,15)。 ③苗、黎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齐郡(17,21,

  • 读音:dì【源】 即䠠氏,字因转写而讹(60,62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蒂恽,汉王莽时中常侍(7,12,2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

  • 盧門

    读音:Lúmén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之后有卢门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齐大夫后有卢门氏。”未得其详。

  • 野辞

    读音:yě cí唐时党项以姓别为部,有野辞氏。(见《姓谱》)野辞氏,拓跋八姓之一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拔略

    读音:bá lüè【综】 北魏时代北姓。后改为苏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7,12,27,60)。一说,即拔略氏(70)。亦作〔拔畧〕(7)。【人】拔略昶,北魏时都督(6,21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

  • 读音:Tiáo现行罕见姓氏,今江西之永修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永修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布思岱

    读音:Bùsīdài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富鼐之妻为布思岱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