塘
【综】源出不详,江苏武进(314)、江西广丰(328)、浙江开化(310)、余姚(38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彰化、宜兰、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高要、吴川,广西之田林,福建之浦城,浙江之嵊县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高要等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【综】源出不详,江苏武进(314)、江西广丰(328)、浙江开化(310)、余姚(38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彰化、宜兰、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高要、吴川,广西之田林,福建之浦城,浙江之嵊县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高要等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è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江西丰城(357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四川万县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黄骅,山西之大同、运城、忻州,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
读音:Làng【源】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伏羲之裔困于阆(故城在今四川阆中西),因氏(17,62)。一说,宜以阆中郡为姓(60,62)。②周惠王阆之后,以名为氏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
读音:shè【音】 亦音捨(Shě)(17)。【源】 ①宋微子之裔,宋大夫乐舍之后(17,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6,12)及《广韵》(11,239)。②外国人入居中国后之姓。天竺贫民四姓有舍姓,
读音:Dià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隋书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隋有玷厥”,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éláchìtì/Gaicit【线】 蒙古族姓。“合剌赤惕”蒙古语原义为烧灶人,见《华夷译语》。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(384)。
读音:jiū【源】 与摎相通(91)。【望】 邯郸(17,60,418)。【变】 一作〔〕(19,21)。【人】 摎乐,汉时人(7,17)。摎尚,三国时魏河南太守(7)
读音:Yīkèlièhǎlǎ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作“也可林合剌”。
读音:Mònālóu【源】代北人姓(6,12,17,27,242)。源自北魏末耐部(242)。 【变】①后改为莫氏,见《魏书》(17,27,60)。②亦作莫耐娄(60,70,242)。③作〔莫多那〕(
读音:Yángshí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杨食氏,晋后。”此以名氏为氏,系出姬姓。或作“杨食”、“杨石”、“扬石”。
读音:Qiūwú【综】 孔子行游中路,见丘吾子哭之悲,见《说苑》(83),一作〔邱吾〕(17,6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