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Kuí

夔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尧舜时期有乐官名夔,其子孙以祖名为姓氏。二是春秋楚君熊绎六世孙叫熊挚,其后封于夔城,公族子孙以国名为姓氏。

夔姓发源于湖北,后散居于各地。

夔姓历史人物有夔信,明代人。官雩都令,考核政绩时被列为第一。夔安,西晋末人。聪敏而才能卓越,为一时贤相。

夔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六十七位。


【源】 ①尧舜时乐正夔之后,以名为氏(91)。②系自芈姓。楚君熊挚有疾,不可立,以国授其弟,而别封于夔(故城在今湖北秭归东),为楚附庸,后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7,11,12,15,17)。③天竺有夔氏(7,21)。④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夔氏(256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【布】 广西钟山花山乡有此姓。【人】 夔靖叔,周时人,孔子学于夔靖叔,见《吕览》(21)。夔信,明时合肥人,成化举人,任雩都令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临汾、朔州、忻州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相传为尧舜时乐正夔之后。”不知其所本。②郑樵注云: “子爵,芈姓。楚君熊挚之后。今归州东二十里故夔子城是。楚灭之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谱》 亦云: “芈姓国。熊绎六世孙熊挚有疾,自弃於夔,其子孙有功,王命为子,后以国为氏。” ③郑樵又注: “天竺亦有芈姓。”望出京兆。

战国时赵有夔腾; 明代有夔信,成化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hōu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郤步豹之子食采于犨(故城在今河南鲁山东南50里),称郤犨,其后以地为氏,见《姓苑》(6,7,12,15,17)。【变】 亦作州(60)、〔犫〕(11,60)

  • 墨爾奇特

    读音:Mòěrq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扎噜特(23,63,260)。 【变】 ①一作〔谟尔启特〕(260)。②清正蓝旗满洲马甲斐星布之妻为谟尔奇特氏(260),〔谟尔奇特〕似即墨尔奇特之异译

  • 勒耿

    读音:Lègěng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丁惹家支 (375)。

  • 薩西

    读音:Sàx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唐有萨西卜克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Gàng【综】 源出不祥。辽宁(92)、新疆昌吉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莒子

    读音:jǔ zǐ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春秋时楚灭莒子国,子孙以莒子为氏(6,12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嬴姓。春秋时楚灭之,子孙以莒子为氏。”(按:莒,国名,

  • 公族

    读音:gōng zú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献公宠妃骊姬乱后,晋国无公族。及成公自周归,始官卿之嫡子以为公族,故赵盾请以赵括为公族大夫。韩厥子无忌谓之公族穆子,其后遂以官为氏(7,11,17,60)。 ②北

  • 嘎爾哈坦

    读音:Gā’ěrhātǎ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(318)。

  • 札剌兒

    读音:Zháláér历史上少数民姓氏。其源不一:①或为蒙古族姓氏。元代即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中国人名大字典》称: “元太祖时太师国王木华黎姓此氏。”②或为今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

  • 读音:Lè【综】 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91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并注此音,且曰: “极罕见姓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