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rú

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公子班,字子如,见《左传》。郑公族多以王父字为氏(60)。②雁门如氏,源出蠕蠕族(242),其先为代北如罗氏,后改为如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12,17,27)。【望】 冯翊、雁门(17,60,242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新竹(64,68,261)、安徽桐城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如耳,周时卫大夫(11,21)。如元曜。唐时骠骑大将军、上柱国、雁门郡王(6,21,24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、忻州,河南之卢氏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“郑公子班,字子如 (见 《左传》),郑公族多以王父字为氏。”此以王父字为氏,系出姬姓。②郑樵注云:“如罗氏改为如氏。” (按: 如罗,后魏代北姓,一说后改为 “罗氏”。)

战国时有如耳;《汉书》长安富人如氏;桓谭《新论》有如子礼;三国时有如淳,冯翊人,陈郡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沈谷

    读音:Shěngǔ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为〔彻木衮〕(24,63)。【望】 金源(71)。

  • 鉏卯

    读音:Chúmǎo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得忒可兒卓忒

    读音:Détèkě’érzhuōtè【综】 清蒙古镶白旗中有得忒可儿卓忒氏(259)。

  • 读音:kàng【源】 ①宋微子之后有伉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春秋时卫大夫三伉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7,60)。③春秋时宋大夫采邑,以邑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望】 汉平(17),汉中(41

  • 鍼尹

    读音:Zhēnyǐ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鍼, 音 ‘针’。即 “箴尹氏’。”参见“箴尹氏”。

  • 哈剌魯

    读音:Hàlálǔ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哈剌鲁氏(13)。哈剌鲁系元时西域部落名,当以部为姓(24)。【变】 亦作〔哈匣鲁〕(33)、〔哈喇娄〕(24)。【人】 伯颜,哈剌鲁氏,元至正年间授翰林

  • 職方

    读音:Zhífāng【源】《周礼》夏官之属有职方氏,后因为氏(8,15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“职”引 《风俗通》云: “《周礼》有职方式,其后以官为氏。”望出山阳,《

  • 读音:C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苑》注云: “出自 ‘骖乘’。骖乘,古代乘车在车右陪乘的人。”

  • 读音:Lǎ【源】 ①清时甘肃碾伯县(即今青海乐都)土司喇苦,其后子孙以喇为氏,世居喇家庄(72)。 ②清时云南普洱府思茅厅橄榄坝(今景洪猛罕)土把总为喇氏,系傣族(253)。 ③土(195)、纳西(1

  • 格蘆

    读音:Gélú【源】彝族姓(20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