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Gǒng

巩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出自姬姓。周朝周敬王有个同族卿士简公受封于巩邑(今河南巩义),称为巩简公。其子孙后代便以原封邑名命姓,称巩氏。二是春秋时晋国大夫巩朔的后代。

巩姓发源于河南,后来在山阳形成望族。如今,巩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山西、内蒙古等地为多。

巩姓历史人物有巩信,南宋民族英雄,任荆湖都统,勇敢有智谋。后跟随文天祥,官至江西招讨使。与元军战于方石岭,受重伤后宁死不降,投崖而死。巩珍,明朝应天人。永乐三年,明成祖为了发展对外关系,首次派郑和下西洋,巩珍跟船队随行。三年间到了二十多个国家,一路上,他将在各地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,撰成一部名为《西洋番国志》的书。内中详细记述了各国的风土人情,书写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友好关系史上重要的一笔,对中国的航海史及中国文化史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巩永固,明朝人。崇尚文学雅致,喜欢结交贤士大夫,喜爱游览山河大川。崇祯末年,当李自成攻陷京都时,永固手书“身受国恩,义不可辱”八字,自刎而死。

巩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七十位。


巩姓,周之世家公卿。(见《潜夫论》)

周卿士巩简公,甸内侯也。晋有巩朔,汉有侍中巩攸。(见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》)

▲〈宋〉巩信,宋丰军人,江西招讨使。〈元〉巩彦荣,易州人,百夫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ān【源】 春秋时傿侯之后有傿氏、焉氏、鄢氏、��氏(8,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傿亦作鄢,春秋时灭于郑,故城在今河南鄢陵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

  • 共叔

    读音:gòng shū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武公之子共叔段之后有共叔氏(6,12,17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姬姓。郑武公之子共叔段之后。”郑伯克段

  • 成尼

    读音:Chéngn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辽阳(23,63,180,260)。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亦有成尼氏(256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辽阳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读音:zài【源】 ①见《奇姓通》(20、21)。②彝族姓(130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湖北钟祥(388)、广东新兴(316)、安徽淮南(362)、云南巍山(130)、台湾台北(64,6

  • 读音:Kū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甘肃之永登有分布。此姓系永登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明饒息

    读音:Míngráoxī【综】 傈僳族姓。云南怒江地区以猴为原始图腾的傈僳族氏族,因傈僳语中称猴为明饶息,故以明饶息为氏,汉姓为侯(148,149)。

  • 读音:Ā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
  • 尼沙

    读音:Nísh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尼沙、那木都鲁等地(23,63,180,260)。源自金时女真人聂散氏。【人】 清镶蓝旗满洲官学生苏冲阿之妻为尼沙氏(260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

  • 斛黎

    读音:Húlí【综】 东晋末夏国赫连勃勃之尚书斛黎文,见《南燕录》(21)、《通鉴》(24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《西夏录》有尚书斛黎·文。”则当出自

  • 鬬穀

    读音:Dòuɡòu【源】 楚斗穀于菟之后(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斗谷〕(2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