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ù

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7)、《姓谱》(17)及《姓苑》(62)。按,彔姓与錄〔录〕姓不同。【布】 上海、四川成都(91)、河南巩县(301)、临颖(339)、林县(343)、山西代县(335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“录,姓。”未详其源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作“”,“”姓之源当有二: 其一,同 “”; 其二,为 “”姓之简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wā女娲氏之后有娲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虚連題

    读音:Xūliántí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后汉书·南单于传》 曰: “单于姓虚连题……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作“虚连头”; 《姓氏词典》称:“又作虚连鞮”,姑兼收以备考

  • 读音:Dū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或系敦氏所改(91)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罕见姓,现代北方有,出于敦

  • 大孙

    读音:dà sūn楚大孙伯之子孙。(见《左传》)

  • 叔山

    读音:shū shān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叔山冉之后(7,21,60)。【人】 叔山无耻,春秋时鲁国人,见《庄子》(11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《左传

  • 邱自陵

    读音:Qiūzìlí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为 “邱目陵” 之误,盖目、自形近而讹。)

  • 鱉故德

    读音:Biēɡùdé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一部,居五国、女真、敌烈诸部间,以部为氏(426)。

  • 读音:báo【综】 匏敏,汉时山阳令(15,21,24,60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或音,其注引《奇姓通》 云: “汉有匏敏,为山阳令。” (按: 此字当音páo,本指匏瓜,即瓢葫芦

  • 读音:Yìn印姓的来源为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郑穆公子睔(gǔn),字子印,其子孙在郑国为卿大夫,以祖字为姓,为印氏。源自郑国公族的印姓,在今陕西的大荔一带繁衍生息,并向全国各地播迁。印姓历史人物

  • 读音:Nǎo【综】 脑解,南北朝时梁国江东太守,见《江醴陵集》(2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元代有脑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