慶父
【源】鲁桓公之子庆父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 【人】庆父藉,春秋时为楚工正(7,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据《世本》 注云: “楚大夫庆父之后。又,庆父藉为楚上工正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据《世本》则云: “鲁大夫庆父之后。”此庆父为鲁庄公之弟,故当系出姬姓。
【源】鲁桓公之子庆父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 【人】庆父藉,春秋时为楚工正(7,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据《世本》 注云: “楚大夫庆父之后。又,庆父藉为楚上工正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据《世本》则云: “鲁大夫庆父之后。”此庆父为鲁庄公之弟,故当系出姬姓。
读音:Mí【源】①古弥国在益郡(在今四川境),因氏,见《国名纪》(17)。②春秋时鲁大夫季子之后(17)。③系自姬姓。卫公孙弥牟之孙子瑕,以王父字为氏(6,11,12,17,60)。④北魏时鲜卑族有弥
读音:fǔ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2,21,60)。鬴即釜,盖以器为氏(6,60,62)。【望】 襄阳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即釜字,见《姓苑》,望出襄阳。”鬴
读音:yí mén居于移门者以为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
读音:shēng【源】 古时主笙竽(乐器名)之官,其后以职为氏(15,60)。【布】 上海(91)、台湾花莲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浙江之椒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
读音:bái gōng【源】 春秋时楚平王之孙白公胜之后,有白公氏(9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姓解》 曰: “楚白胜公之后有为氏者。”白胜公,春秋
读音:Wǔcān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有载并注此音。其注“伍参”云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亦作五参。为楚大夫伍参之后,子孙以为氏。”或音wǔshēn,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Jílún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苏德之妻为吉伦氏(260)。
读音:kù hàn西魏赐武川人王勇为库汉氏。(见《北史》)
读音:Fúlādé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弗拉得·莫尔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Xū须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太昊伏羲氏裔孙受封于须句国,其后人以“须句”为姓氏。一说商有密须国,后世子孙以国名密须为姓,后简为须。须姓发源于山东,望族居于琅琊郡(今山东东南部)、渤海郡(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