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mǐ【源】 弭,地名(故城在今河南密县),以地为氏,见《三辅决录》(60,62)。【望】 新山(17),新丰(12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辽宁沈阳(91)、陕西(92)、台湾台北、
读音:Xí【源】 秦汉时湘,川一带賨人(今土家族之先民)七姓有袭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2)。【望】 蜀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山西绛县(324)、河北乐亭(33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
读音:Zhùlǔ【源】 彝族姓(208)。
读音:Tóng【源】 ①匈奴大当户有铜氏(60,62)。②铜鞮氏后改为铜氏(60,62)。【它】 张澍考证,《史记·霍骠骑传》载,封大当户铜离。徐广曰,一作稠离。《索隐》曰,徐注与《汉书·功臣表》同,
读音:Déimài【源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读音:Mǐsā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Dè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台湾彰化有此姓(68,26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其为 “当代罕见姓。”
读音:rú rú【源】 其先为蠕蠕种,为突厥所破,归中国,遂以茹茹为氏(6,12,27,60)。【变】 亦作茹(27)。【人】 茹茹敦,北魏时高平公(27,70)。茹茹天保,隋时大将军(21,27,6
读音:Chuòěrqídài元代色目人姓氏。乃元之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拙儿察歹”。
读音:Guōluòjiā满族姓氏。本地名,或以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满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