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Bào

暴姓为以国为姓。东周时,有王族大夫辛被封在暴邑(今河南郑州北),其国民以国为姓。

古代时候暴氏望族多出自河东郡。

暴姓历史人物有暴胜之,西汉御史大夫。抵制盗贼有方,威震州郡,荐人从不疑人,有知人之誉。

暴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四十四位。


【源】 ①暴,周大夫采邑(故城在今河南原阳西),其后以邑为氏(17,62)。一说,周时诸侯国,周卿士暴辛公之后(6,7,9,11,12)。②清时满洲八旗姓巴哩氏后改为暴氏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③蒙古族姓(344)。【望】 河东(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暴胜之,汉时河东人,御史大夫(6,1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黑龙江之嫩江县,河北之乐亭、黄骅,山东之平度,山西之大同、朔州,陕西之韩城,河南之卢氏县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一音‘瀑’。暴公,周卿士,见 《毛诗》; 《风俗通》: ‘暴辛公,周诸侯也’。” (按: 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风俗通》云: “商诸侯暴辛公之后。”) 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所注与郑樵所言大略相同: “以采邑为姓氏。系周卿士暴辛公后代。暴,辛公采地,又名暴隧,在今河南原阳县境。” ②为满族姓 “巴哩” 氏所改。见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战国时韩有大将暴鸢; 汉有直指使者暴胜之; 北齐有骠骑大将军暴显; 明代有大理寺少卿暴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余邱

    读音:Yú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齐公族食采於余邱”,以邑为氏。一作“余丘”,详见该条。

  • 读音:Kào【综】 源出不详,汉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宁夏同心,青海循化(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

  • 读音:Tiá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Fǒ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西平陆(298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湖北黄梅(361)、台湾嘉义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多此姓。太原、大同、阳泉、临汾、朔州、忻

  • 读音:F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、《新唐书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匐俱、匐职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càn【源】 见《姓范》(7,9,11,15,17)。【望】 陇西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初见於 《姓苑》。注云: “陇西族。”

  • 读音:Mèi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杭阿里

    读音:Háng'ēlǐ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清嘉庆时总兵德宁姓此氏。”

  • 读音:Róng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三郎

    读音:Sānláng【综】 回族姓。四川武胜有此姓(32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