曼邱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为地名,以地为氏。其地可能在今山东曹县。郑樵注云: “齐士曼邱不泽(按: ‘不泽’,《姓氏考略》 引作 ‘不择’); 汉韩信将曼邱臣。”
或作“曼丘”,参见该条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为地名,以地为氏。其地可能在今山东曹县。郑樵注云: “齐士曼邱不泽(按: ‘不泽’,《姓氏考略》 引作 ‘不择’); 汉韩信将曼邱臣。”
或作“曼丘”,参见该条。
读音:lù【源】 ①系自隗姓。黄帝封炎帝之裔参卢于潞(故城在今山西潞城东北40里),后因氏(17,60,62)。春秋时潞国,系赤狄别种,隗姓,子孙以国为氏(60,62)。②河南潞氏系北魏时没路真氏所改
读音:gōng【源】①春秋时晋献公之太子申生,遭骊姬之难,谥曰恭,其后以谥为氏(7,12,15,17,60)。②古时恭、共相通。殷末侯国共(故城在今甘肃泾川县北5里),以国为氏(6)。③南北朝时梁国敬
读音:Hǎn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喜,字子䍐,后以王父字为氏,见《姓苑》(17)。②汉、晋时氐羌族中有䍐氏(15,17,21)。【望】 荥阳(17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
读音:Xù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汿,见《正字通》(80)。【望】 东鲁(17,62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并注此音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
读音:Dèng【源】 ①黄帝臣邓伯温国,其国当在今山东运河以东,蒙山抱犊崮以西,大汶河以南,及黄河北岸的阳谷、寿张等县,是以邓姓在黄帝时有之,不始自殷邓之后(62,87)。②夏仲康支庶封于邓(故城在湖
读音:Zhuàng【音】 壮、庄古时相通,故亦音Zhuāng(24)。【源】 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7,62)。【布】 湖南湘潭(373)、江西广丰(328)、上海嘉定(351)、台湾台东、台中(64、
读音:Ténɡwú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孟连腊雷区海东村(161)。
读音:Tūjué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宋史》 注云: “以部族为姓氏。宋有突厥罗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Yìqǐlièsī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氏。元太祖时有孛秃,姓此氏。”未道其详。
读音:ān guó汉侯公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院,谥曰安国君,必其子孙以安国为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安国氏,汉武帝使安国少季使南越。(见《英贤传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