楀
【音】又音Jǔ(80)。 【源】①楀维师氏,见《诗·小雅》(7,11,84)。宠臣之族,后氏焉(6,7)。然从木从手,字多相乱(86)。参见氏。②楀,木名,因树得姓(60,62)。
罕见姓氏。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有载, 其注“萭”云: “又作楀”; 《中文大字典》注: 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“楀维师氏” (笺): “楀,氏也”。《姓氏急就篇》:“楀,木名,因树以得姓。”
或音yǔ,姑兼收。
【音】又音Jǔ(80)。 【源】①楀维师氏,见《诗·小雅》(7,11,84)。宠臣之族,后氏焉(6,7)。然从木从手,字多相乱(86)。参见氏。②楀,木名,因树得姓(60,62)。
罕见姓氏。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有载, 其注“萭”云: “又作楀”; 《中文大字典》注: 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“楀维师氏” (笺): “楀,氏也”。《姓氏急就篇》:“楀,木名,因树以得姓。”
或音yǔ,姑兼收。
读音:Kěhán【源】 柔然、突厥、回纥等国君主称可汗,或以此为姓(62)。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及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【变】明清时甘肃临夏土司韩姓,其姓系“可汗”之略称(103)。可汗
读音:F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山东新泰(359)、上海(91)、嘉定(351)、浙江普陀(297)、江山(325)、余姚(389)、奉化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,
读音:Hānggā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护军石景之妻为夯嘎氏(260)。
读音:Shé佘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自秦国大夫余之后,由余姓转化而来。二是相传汉代有佘山,居民有以山名为姓者。佘、余两姓可能同出一源。佘姓早期主要繁衍于新安(今安徽歙县)。唐宋年间,福建、
读音:Huíhuí【源】 元时色目人姓(13,24,61)。一说,回回系西域国名,大食国种也,以国为氏(24)。回回,唐时指原住今新疆库车、吐鲁番之回纥。宋时泛指葱岭东西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、地区或国家
读音:Zhūpíng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注云: “即朱泙氏。”见“朱泙”条。
读音:Lèdāng【综】 瑶族姓。世居金平城关镇、一区平安寨,属红头瑶,汉姓为邓,又分勒当遂(酸邓),勒当康(灰邓)、勒当干厄(半载邓)(117)。
读音:Chápǔ彝族姓氏。本为以草命名的氏族名,(即“草氏族”),以之代姓。后或改单姓“杨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读音:Éěrgétèē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(23)。【变】 一作〔额尔特肯〕(61,72)。【人】 额尔格特恩巴图吉尔嘎勒,一作额尔特肯巴图济尔噶尔,本额鲁特杜尔伯特部宰桑,清初降,隶蒙古
读音:Jì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汉、满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(344)。亦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、《汉语大字典》(86)。北京、河北玉田、大名(62)、乐亭(334)、卢龙(28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