歹
【音】 歹原音遏(È),后误读Dǎi(80)。【源】 云南夷人姓(60)。【布】 清时云南、山东(60,63),今河南洛宁(294)、新郑,贵州丹寨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新郑、云南之陇川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夷姓,居云南。又,《池北偶谈》: ‘山东有歹姓’。” (按: 《姓氏词典》注: “河南新郑县薛店东北有歹庄,此姓聚居者近二百户。”)
元有歹历、歹不花; 明有歹青。
【音】 歹原音遏(È),后误读Dǎi(80)。【源】 云南夷人姓(60)。【布】 清时云南、山东(60,63),今河南洛宁(294)、新郑,贵州丹寨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新郑、云南之陇川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夷姓,居云南。又,《池北偶谈》: ‘山东有歹姓’。” (按: 《姓氏词典》注: “河南新郑县薛店东北有歹庄,此姓聚居者近二百户。”)
元有歹历、歹不花; 明有歹青。
读音:zhú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孤竹君,殷汤时所封(亦作觚竹),汉时属辽西郡,故城在今河北卢龙南12里,孤竹君姓墨胎氏,有二子为伯夷和叔齐,有让国之贤,子孙以国为氏(6,9,11,17,60)。②汉时
读音:Dǎ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āgéěr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。属鄂斯尔哈拉,汉姓为鄂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出自鄂斯尔哈拉(氏族),后或改单姓“鄂”。盖取其哈拉鄂斯尔之首音谐“鄂” 以为姓。
读音:fù yōng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周封伯益之裔非子于秦为附庸,其后有附庸氏(4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周封非子於秦,为附庸,后有附庸氏。”非子乃秦之始
读音:Wūnà’ěr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乌纳尔氏(256)。
读音:Jílū清代满族姓氏,世居乌拉及吉林地方。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 作“吉鲁”。
读音:Dòubǐ【源】 楚斗伯比之孙耆仕晋,因以为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7,17,60)。
读音:Dōnglái【源】 春秋时东莱子之后,见《姓苑》(17,60)。莱,周时姬姓国,因在齐鲁之东,故称东莱,故城在今山东黄县东南。一说,东莱为郡名,秦汉以来,以地为氏(7,2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
读音:wán康叔后有顽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Tǔ'nán【源】 代北人姓(7,9,12,17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山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)。②《魏书·官氏志》作〔土难〕(60),疑为刊误(70)。【人】 吐难苌命,北魏时直阁武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