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Shū

殳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舜有大臣殳斨,子孙以祖名命姓。二是古有殳仗队,后人以兵器名“”为姓氏。

殳姓发源于山东,如今人数不多,但遍布全国。

殳姓历史人物有殳邦清,明初有名孝子。二子相舜、赞舜,皆以至孝闻名。殳默,清代才女。九岁能诗,剪裁刺绣,无不入妙,擅长书法,尤工小楷。

殳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六十二位。


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臣伯陵之第三子,尧封其于殳,为殳侯,因氏(17,89)。舜臣殳��为其后裔(17)。 ②殳,为古代竹兵器,有棱无刃。或以器为氏(60)。【望】 武功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杭州(268)、萧山(209)、嘉善、上海(92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启东(311)、武进(314)、四川中江(345)、甘肃康县(348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殳文通,明宣德中任漳州知府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今北京,上海之松江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临汾,福建之浦城等地均有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“《尚书》殳戕,舜臣。”“以名为氏”。望出武功。②《姓氏考略》则云:“或以器为姓。”殳,古代兵器,用竹制造,有棱无刃。

南史》有殳嘉兴(按:此从《郑通志》,《姓氏词典》,以其为汉代人);又有殳真,得道经诀;明代有殳邦清;清代有殳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Nì【源】 春秋时陈哀公溺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)。【变】 㲻为古溺字(6,7,17),亦作溺氏(17)。【望】 吴兴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

  • 瓦勒佳

    读音:Wǎlè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长白山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长白山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读音:Shū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233)。【人】 铢炫,明时德兴人,弘治中举人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康熙字典》亦收,其引

  • 单于

    读音:Chán yú单于姓出自古代匈奴部落。汉代,北方少数民族匈奴族的最高统治者称为“单于”。五代后周时,匈奴部族逐渐消失,融入其他民族,部分汉化的匈奴王族便以单于为氏。单于姓早期活动在内蒙古

  • 粟特

    读音:Sùtè【源】 粟特,族名。粟特人原居中亚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的阿母河以东地区。五代时降胡中有粟特康,见《石季龙载记》。粟特康入关中时尚无汉译姓名,故以粟特为姓,康为名(78)。

  • 武米特

    读音:Wǔmǐtè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前锋色成额之妻为武米特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Xián/Shyan,Syan,Hsien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)及《康熙字典》(80)。与弦姓通(62)。

  • 佟顏

    读音:Tóngyán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佟颜氏(256)。又,清镶蓝旗满洲护军五格之妻为佟叶氏,镶蓝旗满洲护军雅尔哈之妻为佟延氏,正蓝旗满洲马甲图哈泰之妻为佟燕氏,镶白旗满洲马甲七格之妻为东

  • 读音:bào【源】 相传为古帝辛高氏时八才子之一叔豹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2,15)。【望】 高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山东五莲(290)、台湾南投(64)、河南巩县(301)、郑州等

  • 阿勒巴齊

    读音:Ālèbāqí【源】 清时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扎满和罗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亦称〔阿尔巴齐〕(180,260)。 ②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塔莽阿之妻为额勒木齐氏(260)。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