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wú

【源】 ①尧臣有毋知,作磬(古乐器)(60,62),当为毋姓之始。 ②春秋时宋公族有毋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 ③毋丘氏之后(11,12,17)。 ④系自田氏。战国时齐宣王封弟于毋丘,以绍胡氏之祀,赐姓胡毋氏,其后分三姓,一曰胡毋、一曰毋丘、一曰毋氏(69)。 ⑤汉鉤町侯毋波,见《汉书》(17)。鉤町即句町,在今云南句町。古句町国,源自濮,姓毋,汉时受封(146)。濮人即今德昂等孟高棉语民族之先民。【望】 昌平(17,62),巨鹿(21),平昌(21,418)。【布】 宋时蜀蓬州多此姓(12)。张澍认为蜀之母氏,为父母之母,郑氏所说非。按字书无母氏,仍从郑说作毋(60,62)。今上海、辽宁沈阳、四川成都(91)、台湾(64、68、261)、北京、河南、陕西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毋雅,晋时巴郡江州人,曾任涪陵汉平令、夜郎太守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,辽宁之沈阳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,陕西之韩城,河南之卢氏,贵州之江口,四川之成都、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尧有毋句,作磬。” 此当为毋氏之始。②郑樵注云: “毋邱氏或改为毋氏。” ③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注引 《百家姓考略》 云: “系出田氏。齐宣王封弟于毋邱,以绍胡氏之祀,赐姓胡毋氏,其后分三姓: 一曰胡毋,一曰毋邱,一曰毋氏。” 则此之毋氏,系出胡毋氏。

汉代有毋昭裔,河北龙门人; 晋代有毋雅,巴郡江州人,夜郎太守; 唐代有毋景,洛阳人 (一云吴人); 宋代有毋湜直,龙图阁; 又有毋随,登科; 明代有毋祥、毋思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Zhú/Jwu, Ju【源】 汤诛蠋沐,见《说苑》(20,60,63)。

  • 车成

    读音:chē chéng郤犫食采于苦,日苦成,齐人改曰车成,遂有车成氏。(见《潜夫论》)

  • 读音:S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,山西之阳泉、晋城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hán【源】 ①周武王子封于邗(故城在今江苏扬州东北),春秋时灭于吴,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60)。 ②河南邗氏为北魏时代北馝邗氏所改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7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&#

  • 勝奔

    读音:Shèngbēn【源】 古帝高阳氏(即颛顼)之妃为胜奔氏(17,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胜濆〕、〔胜坟〕等(17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高阳氏妃胜奔

  • 读音:sù【源】 ①玊为西番国名,音粟(Sù),其国人入中原者以国为姓(62,239)。 ②玉石之玉作玉,攻玉之玊工(即凿玉之宝石)作玊(60)。或系玊工之后,以职为氏。 ③一说,汉武帝时公玉带即公玊

  • 納克

    读音:Nàkè【综】 源自金时女真人拿可氏。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纳克氏(256)。金代女真族姓氏,为女真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bù【音】 今亦音Bù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2,17)。南匈奴姓(60,62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部抑鞮,南匈奴右贤王(60,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乐亭、辛集

  • 诸梁

    读音:zhū liáng楚庄王之后,食邑诸梁,因以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  • 德杜爾

    读音:Dédùěr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援引《瑷珲县志》 收载。或作德都尔、德笃尔、德敦等。后改单姓“德”、“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