灌檀
【源】 齐太公初为灌檀令,其支庶以邑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灌坛〕(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齐后有灌檀氏。” 檀,当作坛。灌坛,齐邑名,以邑为氏,当系出姜姓。
【源】 齐太公初为灌檀令,其支庶以邑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灌坛〕(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齐后有灌檀氏。” 檀,当作坛。灌坛,齐邑名,以邑为氏,当系出姜姓。
读音:Sìxiān【综】 北魏时姒先氏改为姒氏(27)。按,姒先氏或即似先氏或兕先氏,今姑录此以备考。历史上高丽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卷三十《变夷》云:“姒先之为姒”,亦作似先、兕先,
读音:Xiálálǔ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匣剌鲁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实喇娄〕(24)。【人】 火你赤的斤,匣剌鲁氏,元时官云南都元帅。也罕的斤,匣剌鲁氏,元中统中累官云南
读音:Tuí【源】 桓司马宋向戍之孙名魋,见《礼记·檀弓》注(80)。亦称桓魋。桓魋之后以名为氏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初见於《姓苑》,《中文大字典》 亦收。其引 《万姓统谱》注云: “魋,桓魋
读音:Gàilóu【源】代北姓(27,44,60),系出羯胡(70)。 【变】①亦作〔盖娄〕(12,27,63)、〔葢楼〕(17)。②后改为盖氏(27,44,60,70)。一说,后改为楼氏,后因避仇改
读音:Éěrj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萨哈尔察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萨哈尔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Mànjìng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清初有右翼蒙古都统鄂本兑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dì【源】 即䠠氏,字因转写而讹(60,62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蒂恽,汉王莽时中常侍(7,12,2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
读音:xià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作为姓氏,《汉语大字典》音yáo,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Dī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、晋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疑为丁姓之分族。
读音:Yángjí’ěr【综】锡伯族姓,汉姓为杨(201,433)。疑即杨佳氏。